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妖说丨别怀疑,不是生活变甜了,是你吃的
TUhjnbcbe - 2022/12/30 21:28:00

如果实在忍不住喝饮料或者吃甜食,就需要对量进行控制——但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对甜食的喜爱,又不想发胖,怎么办?

生活太苦,想要加糖。谈甜甜的恋爱,买喜欢的包包,却都不是唾手可得,大多数人心情不好的时候,最容易获得的“救赎”,可能就是那些甜甜的食物,味蕾感受到甜蜜,脑中多巴胺释放,原本感觉糟糕的生活也一下子变得甜丝丝。

但很快,“肉多多”也找上门了。

/1/

“糖”不止是糖,它无处不在

我们一般所说的糖,多指食糖,又叫添加糖。蔗糖、红糖、葡萄糖,凡是你能看得到的糖,都在此列。

所以,让我们发胖的糖,可不仅仅是“糖果”那么简单,我们喝的饮料、吃的甜品中,都有大量的糖,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糖分摄入过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年我国九省总添加糖摄入量研究调查显示,人均总添加糖摄入量为31.3g。尽管添加糖如此常见,但近年来的中国居民添加糖平均摄入量,尚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值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添加糖摄入最好不超过25g,上限为50g,对比起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我们的糖摄入已经偏多了,只是还未达到上限而已,其中城市居民尤甚,超出了建议值38.6%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统计的数据,仅仅是平均值。

举个奶茶的例子,前段时间有媒体对奶茶的含糖量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一杯毫升左右的奶茶,白砂糖含量能达到30到40克,个别的能达到70克左右。哪怕是为了所谓“健康”而选择无糖,有的奶茶含糖量居然还是超过每日糖摄入建议量。

一天下来,即使你什么含糖的食品都没吃,一杯奶茶就能让你“破功”。

除奶茶之外,还有可乐蛋糕、爆米花……让你快乐让你胖的“糖”,无处不在。

/2/

“糖瘾”,防不胜防

有人说,“糖”是合法的“*药”,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因为它在大脑里面成瘾的途径,跟咖啡因、烟、酒和*品有几分类似。

就如同*品、烟酒,摄取大量糖分会点亮人大脑中的某块区域,提升人的幸福感,使人享受甜食带给你的快感,最终产生依赖。

糖瘾的表现形态有两种。一种是越吃口越重,从轻微的甜慢慢吃到精纯的甜,越纯吃得越过瘾;一种则是用糖份高的零食代替日常饮食,摄取了足够的热量便不再食用正餐。

我们摄入的糖越来越多,就离“糖瘾”越来越近。

而“糖瘾”产生的危害,也不输*品。蛀牙只是其中最轻的问题,肥胖、各种慢性病更要引起警惕。

有研究发现,如果成人和儿童每天添加糖占总能量的比例超过10%,会明显引发慢性病,特别是增加龋齿和肥胖的风险

哈佛大学公共健康学院的GitanjaliSingh博士及其同事在流行病学和预防/营养、体力活动和代谢年科学会议(EPI

NPAM)上报告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年全球,例糖尿病死亡、44,例心血管疾病死亡、6例癌症死亡可以归因于饮用含糖软饮料、果汁或运动饮料。

在《一部关于糖的电影》的纪录片中,展现了这样一个挑战,澳大利亚的Damon计划在60天内每天摄入含g糖分的食物,来探究自己的身体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在开始测试前,Damon是一个健康状况好于大部分同年龄段西方人的健康男子。实验只改变了他每天摄取的糖分,总卡路里数保持不变,他平时喜欢的健身、跑步也都照做不误。60天实验结束之后,Damon的体重增长了8.6公斤,腰围增加了10厘米,此外,他的胆固醇变成了低密度脂蛋白,大大增加了他得心脏病的风险。

糖是怎么让人变胖的?一方面,摄入过多的糖分,使得身体无法吸收,堆积成脂肪,另一方面,含糖食物提供大量的卡路里,但却没有强烈饱腹感,这种对于身体的欺骗,让人继续找东西填饱肚子,自然造成摄入总热量的超标

“糖”虽然能给人们带来愉悦,但更要警惕摄入过量对身体带来的威胁。

/3/

不吃糖,可能吗?

既然糖那么可怕,如果我们戒糖,是不是就能避免危害?可事实上,戒糖并不现实。

首先我们要明白糖并不是一无是处。糖是人体三大供能物质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人体所需要的70%左右的能量由糖提供,糖是构成机体、控制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维持神经系统的功能与保肝解*的重要物质,由此可见糖对于人体的重要性。

现代人的压力生活,需要糖来纾解。甜味是人类出生后首先接受的味道,喜欢吃糖是人的本能反应。甜味有助于缓解压力,可稳定情绪,振奋精神,补充精力,防止运动过后的虚脱。

另一方面,糖是身体最好的能量储存站,如果没有糖,低血糖患者的生活简直无法想象。

/4/

如何与糖和谐相处?

那么,又不想因为糖变胖,又不能完全抹杀糖的存在,该怎么办?

几乎所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大量用白糖或糖浆做成的“添加糖”,事实上,添加糖对人们的身体来说可有可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解读中甚至提到“平衡膳食中不要求添加糖”。它唯一存在的理由就是“好吃”。

因此,如果身体需要摄入糖,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摄入天然含糖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除了能量,它们还会提供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

世界上并没有绝对健康的食物,也没有绝对不健康的食物。“甜”是生活调节剂,是否会对身体带来危害,全看摄入量。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妖说丨别怀疑,不是生活变甜了,是你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