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弄潮搏浪,多认真的亮相,努力跳摇咿摇咿摇咿摇咿摇咿摇~
乘风破浪的姐姐,最近火遍了我们蝌蚪界,如今大大小小的蝌蚪君都能哼上一两句歌词了。
本蝌蚪君更是一夜未睡,当起了考古追星族,盯着各位小姐姐的微博一脸痴笑。
但,在追星的过程中,我的职业病又犯了,今天就和大家唠唠蝌蚪君私下最喜爱的张韶涵小姐姐两年以前的一篇微博——“戒糖”。
年张韶涵小姐姐在自己的微博中,发表了一篇自己的“戒糖”经验。
微博主要陈述了糖化是导致皮肤衰老的罪魁祸首,那这到底是真是假?
图片来源张韶涵个人微博
“糖化”确实能够导致皮肤衰老,但皮肤衰老是身体各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糖化”是怎么回事?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叫“糖化”。
正常情况下,人体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在特定的酶类等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
然后再在其它酶的作用下,重新结合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为身体提供能量或者变成人体的一部分。
但是当人体血液中的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时(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可以在没有酶类参与的情况下,直接与各种蛋白质结合。
这种结合,称之为糖的非酶糖化(nonenzymicglycation,NEG)。
皮肤也有蛋白,如弹性蛋白、胶原蛋白。糖与弹性蛋白的非酶糖化,可以引起皮肤变薄。
与胶原蛋白的非酶糖化,可以引起胶原蛋白结构改变,从而导致皮肤弹性下降。
皮肤结构模式图,原片来源medicalnewstoday
所以,糖化确实是皮肤衰老的一个推手。但对于新陈代谢旺盛的中青年来说,糖化终产物可以随着新陈代谢排出体外,所以根本无需刻意去“对抗糖化”。
从现有资料看,影响皮肤衰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糖化对皮肤的影响,远不如紫外线大。
到底要不要“戒糖”?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要注意限制“游离糖”。
所谓“游离糖”,指的是蜂蜜、糖浆、果汁中的糖,以及生产食品过程中额外添加的糖。
它们都“裸露”在外,很容易被人体吸收,进而导致人体的血糖处于高水平状态。
这是因为血糖高,一方面会损害血管,引起血管病变。另一方面,正如前面所说,可引起糖化反应,生成糖化蛋白。
相比之下,水果、蔬菜里的糖类,多被细胞壁包裹,对血糖的影响小得多。
还有一些深加工的日常食品如精米白面等,它们与游离糖类似,相比粗粮,它们更容易被吸收、对血糖的影响更大。
所以,少吃糖的思路是对的,尤其是要少吃游离糖,这些糖还是要“戒”的。
“抗糖化”产品靠谱吗?
分析完微博的内容,咱们再来说说层出不穷的抗糖化产品。
首先,直到最近几年,糖化才开始成为研究热点。对糖化的途径、影响因素,科研人员还在摸索的过程中。
在原理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指望一种产品完全解决糖化问题,显然不靠谱。
不过,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减少食物中糖的添加量,例如控制白砂糖、冰糖、红糖等的使用量。
另外在购买食品时,要仔细查看食品的配料表,尽量不要购买含添加糖的食品。
生活中应多喝水、奶制品、自制豆浆等,少喝冲调的果汁、豆浆和饮料。
其次,在健康这件事上有一个总原则:除非患有某些疾病,否则不必依赖各种形式的补充剂。
蝌蚪小贴士
形形色色的补充剂,有些无用,有些作用还不确切,有的会干扰人体、起到反效果。所以,变美关键在于维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然,就和蝌蚪君一起摇啊摇~保持心情舒畅,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种哦!
End
参考文献
1.KIMC-S,PARKS,KIMJ.Theroleofglycationinthepathogenesisofaginganditspreventionthroughherbalproductsandphysicalexercise[J].JournalofExerciseNutritionBiochemistry,,21(3):55–61.
2.DANBYFW.Nutritionandagingskin:sugarandglycation[J].ClinicsinDermatology,,28(4):–.
3.FOURNETM,BONTF,DESMOULIREA.GlycationDamage:APossibleHubforMajorPathophysiologicalDisordersandAging[J].AgingandDisease,,9(5):–.
4.GKOGKOLOUP,BHMM.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J].Dermato-Endocrinology,,4(3):–.
5.世界卫生组织
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
[EB/OL].WHO,[-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