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有种低血糖是肿瘤信号,有这3种情况的人,
TUhjnbcbe - 2022/10/26 0:02:00

吃完饭不久后就会感到饥饿,如果饿了不及时进食,就会心慌、手抖、出冷汗,甚至抽搐晕倒。半年前,48岁的程女士突然患上这种“怪病”,病情呈逐渐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生活。

经过检查,原来是“胰岛素瘤”在作怪!经过对症治疗,程女士的低血糖症状很快消失,空腹血糖也处于正常水平,怪病总算被治愈了。

每天饥饿症状明显,至少吃八顿饭

谈起怪病,程女士说自己受尽了折磨。半年前,程女士的饭量越来越大,而且吃完没多久就饿。“以前最多就吃一碗饭的人,突然变成了吃两碗、三碗。”程女士的家人也察觉到了异常,但刚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她只是工作繁忙,脑力、体力活做多了,吃东西消化快。

慢慢的,程女士饥饿症状愈加明显,每天持续进食状态,一天至少要吃八顿饭,吃完没一会就饿了,如果不及时进食,就会出现心慌发抖、大汗淋漓、神志恍惚、头晕目眩等一系列低血糖症状,但吃点东西就又好了。这半年来,程女士不得不大量进食维持正常生活,体重也猛涨了十余斤。

“在附近的诊所看过几次,都说我只是低血糖,让我注意补充能量。”程女士无奈地说。日前,程女士“怪病”的症状进一步加重,突然全身抽搐、晕厥倒地,医院救治。

“隐藏”在胰腺的肿瘤,胰岛素瘤是祸因

起初程女士被送到神经内科,检查排除了神经系统的疾病后,医生发现患者的血糖竟然低至1.75mmol/L,所以转到了内分泌科。医生表示,正常空腹血糖范围是4.4~6.1mmol/L,患者没有糖尿病史,却反复出现低血糖,初步判断程女士的“怪病”与胰岛素瘤有关。

经过一系列检查,最后明确诊断了正是这“隐藏”在胰腺的胰岛素瘤,导致程女士胰岛素分泌旺盛,需要不停进食。后经过手术治疗,程女士低血糖症状消失了,血糖迅速上升至正常,饮食也恢复到了正常人的一日三餐。

胰岛素瘤罕见,却不容轻视

专家介绍,胰岛素瘤是一种来源于胰岛β细胞的内分泌肿瘤,在临床上较为罕见,发生率约为十万分之四,多为良性,是低血糖患者必须排查的疾病之一。

胰岛细胞瘤一般不会长得很大,但它个头不大,“脾气”却不小。胰岛细胞瘤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功能紊乱,生产大量胰岛素,让人血糖不断下降,身体由此出现低血糖反应,主要表现为心慌、发抖、苍白、出汗、心动过速等,有时还会出现精神错乱、癫痫、昏迷等精神症状。若频繁严重低血糖不及时治疗,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

肿瘤低血糖的3个特点

想要判断为普通低血糖,还是肿瘤引起的低血糖发作,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

1、发作时间

普通低血糖多在空腹时发生,此时血糖水平比较低,再加上比较劳累就容易发生,一般不会在餐后发生。肿瘤性低血糖多在晨起空腹时发生,这是因为肿瘤会产生一些激素可能会刺激血糖水平降低,如果再加上空腹,很可能会出现早上起不来的情况。

2、发作时

普通低血糖在发作时,我们一般只会有头晕、恶心、心慌、出汗等症状,患者的意识还是比较清醒的,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肿瘤引起的低血糖时,患者会出现意识丧失甚至昏迷,很难回忆出发作时的情况。

3、发生频率

普通低血糖发生频率不是太高,在有诱因的时候才会发作。而肿瘤低血糖在有空腹、饥饿的情况下会反复发作。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经常出现头晕、乏力或者摔倒等低血糖表现时,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一旦发现是胰岛素瘤,要及早进行治疗。

#健康养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种低血糖是肿瘤信号,有这3种情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