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含糖量超过16%,其中含大量的果糖,果糖不能被直接利用,必须由酶转化为葡萄糖,大量食入荔枝,过多的果糖进入血液,酶供不应求,进而“泛滥成灾”,造成人体血糖(葡萄糖)含量比正常降低许多。
荔枝病是一种低血糖症,因为荔枝中含有大量果糖,果糖必须经过肝脏代谢转化为葡萄糖后才能被人体利用。一旦大量食用荔枝,就会导致体内有大量的果糖等待肝脏进行转换,肝脏一时无法消耗,就会导致过多的果糖充斥在血管内,不能转化为葡萄糖被机体利用,而又因为饭量大减,从而引起低血糖。
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对印度穆扎法尔布尔(Muzaffarpur)地区发生的儿童爆发性脑病就行研究发现,这些儿童的病症可能是因为摄入荔枝中的某种*素。年,发表在柳叶刀全球健康杂志上的研究对近名案例进行分析认为,荔枝病与次甘氨酸和MCPG有相关性,这两者都会透过阻碍糖质新生作用产生葡萄糖,造成低血糖症。
但对于本来就缺乏胰岛素或者胰岛素本来就不敏感的高血糖、糖尿病朋友来说,过多的荔枝只能徒增血糖浓度,而胰岛素作用依然是很低的,暴增的血糖可能会造成高血糖,引起昏厥,发生危险,一定不能过多吃荔枝,其他甜度高的水果或者食物也要谨慎食用。但这并不是说糖尿病和高血糖的朋友不能吃水果,水果可以尽量选择甜度较低的,适当食用,两餐之间食用,少量多次。
和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本身的胰岛素分泌就是不足的。大部分患者是二型糖尿病患者,人体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不佳,一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胰岛素分泌更少。所以,如果糖尿病病人大量食用荔枝会出现适得其反的问题。不仅仅本身胰岛素不能代谢自己的血糖,又因为自己人体的血糖大量增加,导致血糖急剧升高。
对于糖尿病患者,如果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在应季的时候,吃上几颗冰凉的荔枝,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就是记住四个数字,七八九十。空腹小于七,餐后八九不离十。在这个情况下可以吃荔枝。但吃的最佳时间最好是两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