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连假彻夜狂欢,小心低血糖症候群
TUhjnbcbe - 2022/10/4 20:08:00
北京中科曝光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153159.html

一般人熬夜、作息不正常,只要在假期结束前调整即可,但对糖友而言,用药后若作息不正常,或忘记调整药量,就会增加低血糖发生机率,导致心悸、发抖,严重时更会造成昏迷。

糖友应警惕节庆低血糖症候群

节庆连假后,门诊中因低血糖就诊的糖友较平常高出1成,多是节庆低血糖症侯群导致的,主因可能来自于过去糖尿病用药存在药效释放稳定性不足的问题,一旦用药时间不规律,便容易发生低血糖,甚至发生昏迷、致死的憾事。

曾有名28岁糖友,为赴连假夜唱之约,出门前先行在家施打胰岛素,没想到欢唱途中竟倒卧在沙发上。起初,朋友以为他太累睡着,后来呈昏迷状、叫也叫不醒,紧急送医后发现是低血糖所致,所幸急救后并无大碍。

低血糖问题是糖尿病患生命风险的隐忧之一,许多年轻糖友因此不敢外出过夜,或缺席朋友间的彻夜狂欢,造成生活上的限制与不便。其实,只要谨慎防范,明确了解处理方法,同样也能活出自在人生。

睡眠时低血糖恐陷危机

血液中葡萄糖是大脑的最主要养分来源,当体内血糖值界于50~60mg/dl,身体会产生自律神经症状,如:心跳加速、颤抖、冒冷汗等。一旦血糖低于50mg/dl,脑部养分不足,可能会导致幻觉、胡言乱语,严重时甚至会昏迷不醒或造成脑部功能损伤。

如低血糖发生在一般时间,患者还能透过摄取糖果、果汁让血糖回升,倘若低血糖发生在睡梦中,糖友在毫无知觉状况下,便可能会在睡梦中昏迷、一觉不醒,甚至死亡。就算能及时补充葡萄糖,长期让血糖处于高高低低的状态,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疾病预后也不理想。

据统计,超过5成以上糖尿病患曾发生低血糖,且几乎所有糖友都曾因低血糖而出现冒冷汗、心悸、发抖及全身无力的症状;甚至近半数的患者更因此半夜惊醒、发抖无力,其中,测量夜间血糖近3成患者血糖值低于50mg/dl,恐陷入致命危机中。

如何调整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即便低血糖威胁甚大,但多数糖友可能因为卫教知识不足,或是对症状习以为常、错误认定,而轻忽低血糖对健康的潜在风险。事实上,不论是服用口服药或施打胰岛素的患者都可能会发生低血糖。

糖友反覆发生低血糖主因来自于用药行为,若患者为做好饮食、生活作息、运动习惯的搭配,如用药时间不规律、三餐不定时定量,或空腹运动等,而药物剂量未能随之调整,便很容易引发低血糖。进行调整需正确用药、调整饮食、良好作息,远离低血糖威胁。

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配合医嘱才是最有效控制病情的方法。计划彻夜狂欢的糖友们,开心游乐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变化,不然发生低血糖导致无法弥补的伤害,就得不偿失了。

来源:HK

1
查看完整版本: 连假彻夜狂欢,小心低血糖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