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控制过于严格容易导致低血糖。无低血糖症状但测得血糖值≤3.9mmol/L定义为无症状低血糖症,后果往往要比有症状低血糖更为严重。既往研究显示,近1/2长病程的糖尿病患者经历过无症状低血糖,进而导致重度低血糖出现。低血糖时患者可出现震颤、心悸、出汗、饥饿和感觉异常等临床表现,心率和收缩压可上升,严重时病人可出现昏迷。因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即使没有相关症状,也需及时处理。
以下因素也可能导致无症状低血糖
1.年龄。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对低血糖有更大的耐受性,低血糖拮抗调节激素分泌障碍和肾上腺β受体兴奋性逐渐减低,肝肾功能逐渐减弱,药物代谢缓慢,易在体内蓄积,这些因素都可诱发低血糖。
2.病程。由于长期疾病引起的代谢紊乱造成神经纤维内代谢物质堆积、渗出,交感神经纤维水肿或肿胀,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使机体对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反应降低;病程较长的病人多合并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不仅肾脏并发症易导致低血糖,而且神经病变导致肾上腺反应缺陷则使无症状低血糖发生率增加。
3.胰岛功能。胰岛功能较差的病人普遍存在胰高血糖素对低血糖反应缺陷,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病变使肾上腺素对低血糖的反应迟钝。
4.血糖控制。无症状低血糖发生与血糖的严格控制有关,糖化血红蛋白越低,肾上腺素分泌越低,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糖调节中心对血糖识别的阈值发生改变有关,长期高血糖可使该中心对血糖识别能力提高,而反复低血糖则可导致该中心对血糖识别能力下降,从而抑制自主神经系统活性。
5.睡眠。睡眠时肾上腺素对低血糖的反应比非睡眠时降低,加上睡眠时对自主神经症状的反应迟钝,因而夜间睡眠时易发生无症状低血糖。
6.运动。在已有葡萄糖调节障碍和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反应缺陷的情况下,大量运动有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无症状低血糖。
如何预防无症状低血糖?
1.避免血糖控制过低及频繁发生低血糖。
2.改善降糖治疗方法可以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3.注意睡眠、运动、饮食、饮酒等因素。
4.对有低血糖倾向的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要因人而异。
5.加强糖尿病患者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应按时定量进餐,服用降糖药后及时进餐,有食欲不佳、腹泻等症状时及时监测血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