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陈刚大夫讲糖病例提醒,低血糖真的很可怕
TUhjnbcbe - 2022/5/27 13:46:00
低血糖一直是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不可忽视的“拦路虎”。医患双方必须要高度重视。今天这个病例,就是一个与低血糖相关的。一周前,病房来了一位外地的女性糖友,62岁,糖龄20年,现在60公斤,cm身高,是一位农村妇女。话要说到11月初,当时她使用的降糖药物是预混胰岛素,甘舒霖30R,早晚各20单位,没有吃其他的降糖药物。她老公和孩子出车(司机),时常有等家人回家再吃饭的时候,也总有低血糖反应的时候,但是,每次都吃点东西就自己解决了。11月初,去参加一场婚礼,很热闹的现场,转眼就过了饭时。她就“出溜”到桌子下面了,满身大汗,反应迟钝,走路困难,一侧肢体活动不利。医院,被诊断是“脑梗了”。或许有人不这样认为与低血糖有关,参加婚礼,情绪波动,本身就是脑血栓的诱发因素。但作为与糖尿病人接触很多年的我,就是想把脑梗与低血糖联系起来,因为,她当时的确是低血糖了。虽然她检查后诊断为脑梗,但是,医院,除非是大面积梗塞,一般是不会迅速到十几分钟这样发展的,而低血糖会!!!低血糖性脑病和脑梗塞,单纯依靠影像(CT)检查,有时候也不是很好鉴别的。尤其是患者没有严重的肢体完全瘫痪(患者还能走路)。住院期间,医生给使用的胰岛素泵,出院后,改为门冬30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各28单位。来的时候,她的老公告诉我,这几天精神不振,昨天晚餐后血糖高的测不出来(不知道是高的测不出来还是低的测不出来?)。高的测不出来,血糖仪显示“HI”,提示血糖高于30mmol/L左右;如果是低的测不出来,血糖仪显示“L0”,提示血糖可能低于2.2。糖尿病老患者入院的第一检查,除了末梢随机血糖就是心电图了。糖尿病人病程很长的,常常合并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就是麻木刺痛等感觉异常为主,但是很多老糖还是会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包括胃轻瘫、神经源性膀胱、泌汗功能异常、性功能异常在内,作为糖尿病医生,更想和大家说的是另外两种自主神经病变:1、无症状性低血糖;2、心血管的自主神经病变。心血管的自主神经病变中,主要包括静止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无痛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患者住院的心电图出来了:心电图标准导联II、III、aVF(下壁)出现了ST段抬高和病理性Q波,这是下壁心肌梗死的特征性表现,已经出现了病理性Q波,常常提示心肌梗死已经得病有几天了。立即化验心肌酶学方面的检查,结果回报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升高。患者家属拒医院进行“先进”的治疗,包括造影和支架,最好沟通和几次签字后(虽然下壁心肌梗死的死亡率相对较少,但是,如果一个月前得过脑梗,风险还是很高滴哦),继续在我们这里保守治疗。还好,住院7天了,一切安好。写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还是要挖掘原因。在后来的追问中得知:从上次住院出院后,患者就不舒服,无精打采,家属告诉我有测过4点几血糖的时候,昨晚上“高”得测不出来。这次住院前3-4天,患者曾出现胸闷不适,出汗,这几天就很“不舒服”,一直觉得是血糖闹得,就托人找我来调糖。从农村出身的老两口口中,隐隐约约的感觉到就是低血糖频发,交感兴奋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假如血糖仪都测不出来的低,一般血糖会低于2.2mmol/L,那可不一定会昏迷的,也不一定会出现饥饿、心悸等症状,尤其是一段时间血糖普遍偏低的情况下,更有这种可能。也不要以为,血糖出现了2.2mmol/L以下无症状低血糖,不去处理(吃糖、输葡萄糖)的话,就肯定会继续低下去直到昏迷死亡。

胰岛素是为智者准备的良药

陈刚,
1
查看完整版本: 陈刚大夫讲糖病例提醒,低血糖真的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