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考研问答amp考点复习mid
TUhjnbcbe - 2022/4/16 18:29:00
今日提问

问:您好,本科是药学考医学硕士,以后能当医生吗?

阿源老师:不能,因此不具备考临床执医资格的本科专业均不能报考临床专硕,而科硕不能作为执医报考依据。目前可以报考临床类别执医资格的本科专业有临床医学、麻醉、影像、精神医学、放射医学等专业。

真题回顾

男性,82岁,体形较消瘦,3个月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为糖尿病,平时空腹血糖6.5~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2~14mmol/L,有冠心病心衰病史10年,结肠癌术后5年。为控制血糖,应首选的药物是

A.二甲双胍

B.阿卡波糖

C.胰岛素

D.那格列奈

题目解析

A选项属于双胍类药物,其可以抑制肝内葡萄糖的释放,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虽然也可用于延缓和改善糖尿病性心血管并发症,但它同时也可以使身体消瘦,而患者本身已经比较消瘦了,是不是最佳答案用于首选,我们还得继续往下看。

B选项属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用机制是抑制小肠内葡萄糖苷酶,减慢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主要用于肥胖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注意题干给的是患者比较消瘦哦!

C选项胰岛素一般用于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损伤比较严重的2型糖尿病等等,很显然该选项是不选的。

D选项属于格列奈类药物,其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会引起体重增加,主要用于非肥胖型餐后高血糖患者。

所以选D。

考点讲解

一、临床表现

1.基本临床表现

主要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血糖升高及靶器官损害,也可没有症状。

2.各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1)1、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点

(2)特殊类型糖尿病

不是考试重点,需要了解其显著特点

①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母系遗传,常伴耳聋;

③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停用可恢复,首选胰岛素;

④妊娠糖尿病。

二、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DKA)

最常见的糖尿病急症,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酮症和酸中*,原因是胰岛素不足和胰岛素拮抗激素过多。酮体包括β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

DKA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早起血酮升高称酮血症,尿酮升高称酮尿症,统称酮症。

(2)β羟丁酸和乙酰乙酸均属于酸,早期PH正常称代偿性酮症酸中*,晚期PH下降,称失代偿性酮症酸中*。

(3)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神志障碍,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昏迷。

2.高渗高血糖综合症(HHS)、特点: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没有明显酮症,患者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和昏迷,主要发生于2型糖尿病患者。实验室检查:血糖常在33.3~66.6mmol/L,血钠正常或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升高,尿糖强阳性。

3.感染性并发症

糖尿病容易并发各种感染,血糖控制差者更易发生。

4.微血管病变

微血管是小动脉和小静脉之间、管腔直径在μm以下的毛细血管及毛细血管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并发症,典型改变是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主要危险因素有:长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不良、高血压、血脂异常、吸烟、胰岛素抵抗等。

微血管病可发生于全身各组织,但以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最为重要,需了解分期,易考点详见记忆要点。

5.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有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有肥胖、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发生率增高的现象,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比较高。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脑动脉、主动脉、冠状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

6.神经系统并发症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

①伴随严重的DKA、高渗高血糖状态、或低血糖症出现的神智改变;

②缺血性脑卒中;

③脑老化加速及老年性痴呆

(2)周围神经病变

①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常见,以手足远端感觉运动神经受累最多见。

②局灶性单神经病变:动眼、正中及腘神经最常累及,起病急,神经分布区域疼痛。

③非对称性的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同时累及多个单神经的神经病变。

④多发神经根病变:最常见腰段多发神经根病变典型表现为起初股、髋和臀部疼痛,后骨盆近端肌群软弱、萎缩。

(3)自主神经病变

有症状的自主神经病变多预后不良。多影响胃肠、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统等。

7.糖尿病足

指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溃疡、感染和深层组织破坏。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非外伤性截肢最主要的原因。轻者表现为足部畸形、皮肤干燥和发凉、胼胝;重者出现足部溃疡和坏疽。

8.其他

牙周病是最常见的糖尿病口腔并发症,皮肤病也很常见,另外,糖尿病还能使乳腺癌等一些癌症的患病率增加,此外,抑郁、焦虑、认知功能损害也较为常见。

三、实验室检查

1.糖代谢异常严重程度或控制程度的检查

包括尿痛、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测定(GHbA1)和糖化血浆白蛋白测定,需要记住的是GHbA1反映患者近8~12周血糖水平,糖化血浆白蛋白反映2~3周内血糖水平。

2.胰岛β细胞功能检查

胰岛素释放试验反映基础与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可以受血清中胰岛素抗体和外援性胰岛素的干扰。

C肽释放试验反映基础与葡萄糖介导的胰岛素释放功能,不受血清中胰岛素抗体和外援性胰岛素的干扰。

3.其他检查

如基因检查、胰岛素敏感检查、酮体检查等。

四、诊断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7.0mmol/L或OGTT2h血糖≥11.1mmol/L。若无症状需重复一次,诊断才能成立。

五、治疗

1.治疗目标

(1)近期目标:通过控制高血糖和相关代谢紊乱以消除糖尿病症状和防止出现急性严重代谢紊乱;

(2)远期目标: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及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3)大多数非妊娠成年人,GHbA1应小于7%。

2.治疗措施

糖尿病健康教育(关键)、医学营养治疗、运动治疗、病情监测和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

(1)口服降糖药

(2)胰岛素

①胰岛素适应症:

1型糖尿病;各种严重的糖尿病急性慢性并发症;手术、妊娠和分娩;新发病且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伴有明显的高血糖,或者在糖尿病病程中没有明显诱因体重下降;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明显下降;某些特殊糖尿病。

②胰岛素的分类:短效胰岛素如:普通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如:低精蛋白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如精蛋白胰岛素。其中,普通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静脉注射的胰岛素;中效胰岛素主要用于控制两餐间高血糖;长效胰岛素主要提供基础胰岛素。

③早晨空腹高血糖原因:

夜间胰岛素应用不足;

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没有出现低血糖,仅在黎明的时候出现低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所致;

Somogyi现象:夜间有过低血糖,睡眠中未察觉,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型高血糖。

④胰岛素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水肿;视力模糊;过敏反应;脂肪营养不良。

点击最下面的「阅读原文」下载包含十年真题的西综题库App。最新版安卓已经上线,iOS还需要等待几天,实在是苹果审核太慢。已经购买过的老用户可以免费升级至版。新版本增加了2k多道题,现在已经有道。

医学生考研

「医学考研路上,你不孤单」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投稿及合作请联系app

dxy.
1
查看完整版本: 考研问答amp考点复习m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