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对人体是有害的,尤其是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危害有时更甚于高血糖,因为老年人对于低血糖往往不敏感,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常常没有症状或者是症状不明显,而且老年人多有心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低血糖而又未被发现,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低血糖的先兆一般是患者先有饥饿感、乏力、四肢麻木、情绪不安、面色苍白、头昏、呕吐、心慌、胸闷等,严重的时候大汗淋漓,注意力不集中,有时会出现抽搐、惊厥、不省人事、昏迷等。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夜间低血糖的危害性是非常大的,有些患者睡眠以后不知道,而且对低血糖不敏感,没有感知,直接就低血糖昏迷了,所以这个非常危险。
如果对低血糖较敏感,能够感受到一些症状,出现状况后就要赶紧进餐,喝糖水、吃糖块都可以。如果敏感性较低的话,就要做好监测。比如说夜间零点、两点、四点、六点,可以做几次血糖监测,要及时调整药物,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药物要及时减量。也可以睡觉前加餐,喝点牛奶、吃点饼干,或者吃点水果都可以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如何抢救?
观察要点:
1.观察低血糖的临床表现:饥饿感、软弱无力、面色苍白、肌肉震颤、心悸、出汗、紧张、焦虑、性格改变、神智改变、认知障碍、严重时可发生抽搐、昏迷。2.老年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夜间低血糖。
护理措施:
1.定时检测血糖变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血糖值低于正常值时应告知医生,并嘱患者立即平卧休息,进食甜品、饼干等,进食后再次复测指尖血糖。2.如患者出现软弱无力、出冷汗、恶心、心悸、面色苍白等反应时,立即平卧休息,进食甜品、饼干等,并测血糖。3.患者出现昏迷,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静推50%葡萄糖20mL,并予5%葡萄糖或10%葡萄糖静滴,监测生命体征和血糖变化。4.患者神志转清后,仍需遵医嘱给予葡萄糖维持,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5.加强巡视,尤其是夜间的巡视,预防低血糖反应的发生。6.健康指导:定时监测血糖变化,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如出现软弱无力、出冷汗、恶心、心悸、面色苍白等反应时,应立即进食。
低血糖应该是防重于治,因为一旦发生会给患者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生命危险,而且可能会引起反跳性的高血糖,从而导致病情的波动。
可以预防低血糖的措施
1.开始参加运动时,应有同伴陪同,并携带糖果备用。
2.饭后0.5~1小时开始运动较为合适。
3.如果运动量较大,则运动前增加饮食量或者适当减少降糖药物量(包括胰岛素)。
4.运动不宜在降糖药物作用最强的时间进行。
5.注射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不宜清晨空腹,尤其不宜在注射胰岛素后和饭前运动。
6.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血糖会有所下降,应酌情调整降糖治疗方案。
往期热文推荐
1.探索|未来乡镇卫生院有哪几条路可走?
2.接种新冠疫苗疑问多,听听基层医生怎么说!
3.重磅!鼓励基层向康复护理转型
4.全国总动员!提高新冠疫苗接种率,基层医生做好这七个告知
5.多家村卫生室和诊所被处罚,竟然因为这些原因!
6.好消息!*金时期来临,中医人员将迎来发展良机
7.给基层医生“开小灶”,职称评审更精准!
8.好消息!基层引进人才任务来了!
9.基层医生应熟知中药配方颗粒这20个最新信息
免责声明
1.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2.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编辑删除!
3.原创授权请联系--或者qinghua-ma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