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一
所有人低血糖标准都一样?
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而非糖尿病患者,只有当血糖<2.8mmol/L时,才可以被诊断为低血糖。误区二
低血糖的症状就是心慌、手抖?
低血糖症状复杂,除了心慌、手抖、饥饿,还可能表现为出汗、头晕、浑身没劲、视物模糊。有些人还可能发生精神症状,比如胡言乱语,脾气突然暴躁,嗜睡甚至昏迷等。误区三
低血糖吃完糖就行了?
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吃完糖后,血糖升高的时间根据胰岛素药效维持时间有所不同,在血糖水平升高后不久,如是长效口服降糖药或中长效胰岛素应进食较多点心或进餐,并连续监测血糖。从长远说,如果经常发生低血糖,应做好每次血糖记录,饮食、运动记录,及合并用药等因素,并及时就医找到低血糖的原因。误区四
无症状低血糖属于轻症低血糖?
饥饿感、心慌、出汗、手抖是低血糖最常见的症状。临床上,有些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受损,患者的神经感觉明显迟钝,以至于在发生低血糖时患者没有任何先兆症状,患者常常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昏迷,危及生命。因此,无症状性低血糖不代表病情轻,恰恰相反,无症状性低血糖因为不容易被及时察觉,反而更加危险。误区五
低血糖仅见于糖尿病患者
尽管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最为常见,但却并非糖尿病患者所特有。临床上,诸如胰岛β细胞瘤、某些胰外肿瘤(如肺癌)、晚期肝硬化、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胃大部切除术后等同样也可导致低血糖。因此,对于临床上的低血糖病患者,不能仅仅满足于缓解低血糖症状,还要注意查找隐藏在低血糖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低血糖问题。文章参考来源:糖尿病之友医学界内分泌频道图片:来源网络编辑:李美谆往期推荐阅读
糖龄人是由老人报主办,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主管的健康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