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马光资讯一位路边低血糖的老人感谢你们
TUhjnbcbe - 2022/2/28 14:20:00
贵州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8月23日上午,一位老人在买菜途中突然感觉头晕心慌、四肢无力、视力模糊等症状...此时,恰好天津马光方达门诊部门口正在开展免费测血糖的义诊活动,在其家属和邻居的搀扶下缓慢坐到椅子上,马光医疗工作人员询问后得知该老人患有糖尿病,立即测量了血糖发现数值仅为3.1mmol/L,并采取口服糖块,饮用碳酸饮料等应急办法进行干预。半个小时后,老人终于恢复了精气神开始与工作人员沟通交流。据了解其患有糖尿病多年,并长期有不吃早餐的习惯;但仍旧服用餐前降糖药并早上习惯性出门遛弯,一般十一二点才回家进食。此次,幸好有同行人员陪伴发现其异样后立即联系了家属赶过来,并在马光医疗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下避免了意外的发生。与此同时,马光医疗人员着重向本人其家属强调对于患者病情一定要按时、按量进餐,及时监测血糖;并帮助联系了专业医生进行用药指导;最后,为谨慎起鉴又再次为老人测量了血糖为5.8mmol/L,才放心让其离开,整个过程获得这一家人和周围群众的一致感谢和称赞!天津马光还为加入慢病管理的糖友们免费提供“智能血糖仪”,患者在家中测量时,医生也可通过手机APP随时发现血糖异常,避免低血糖等问题造成的危害。下面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低血糖的10个「真相」,也帮助大家真正了解低血糖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

真相一

不同人的低血糖诊断标准不同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生低血糖,和没有糖尿病的人比起来,危险更大。

所以,非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

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是血糖<2.8mmol/L;

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就是低血糖。

真相二

低血糖常比高血糖更凶险

对于高血糖的危害,大家都比较清楚,也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对于低血糖的严重危害却往往不够重视。

其实,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快速和凶险。

如果说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低血糖的危害则是以小时来计算的:

轻度低血糖,可能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

严重低血糖,会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导致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死亡;

老年人低血糖,还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

慢性低血糖,可降低认知能力,导致智力下降及老年性痴呆。

所以,低血糖更加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真相三

饥饿感≠低血糖

许多糖尿病人都以为一旦肚子饿,就是低血糖了。特别是发作过低血糖的朋友,知道低血糖发作的难受,这时候常常忙不迭地开始吃东西。

其实,这样的处理是不对的。

因为,有些患者尽管血糖很高,但由于身体缺乏胰岛素或者对胰岛素利用不好,葡萄糖被细胞所用,同样也会出现饥饿感。

因此,当出现饥饿感时,应该做的是及时监测血糖,判定血糖高低,以避免盲目补充食物。

真相四

低血糖不一定都有症状

当血糖低于正常时,有些患者会出现明显症状,有些患者症状轻微,有些患者则完全没有症状。

有些糖尿病人,低血糖发作时没有任何先兆,不饥饿难受也不心慌手抖,他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昏迷状态,非常危险。

「无症状性低血糖」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如某些脆性糖尿病患者),其原因可能与机体对低血糖的感知能力下降有关。

为了预防「无症状性低血糖」,刚刚提到的这些朋友,一定要记住这2点:

加强全天候的血糖监测;

血糖控制不要过严。

真相五

低血糖可能有多种表现

发生低血糖的时候,不仅仅是大家熟悉的饥饿、心慌、手抖等,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会有差别。

婴幼儿及低龄儿童低血糖常常表现为不好好喝奶、容易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不集中,噩梦易惊、遗尿等,由于症状不典型,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家长就要多多留心了。

成年人发生低血糖往往症状比较典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饥饿感、心慌、手抖、出虚汗、四肢无力等等。

而发生于老年人的低血糖要么没有任何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要么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为反常、抽搐、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或「癫痫发作」。

真相六

导致低血糖的原因很多

低血糖的发生,原因很多。

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用量过大、用药后没有及时进餐是常见的原因,过度控制饮食、运动量过大、空腹喝酒等情况也可能导致低血糖。

所以,糖尿病治疗讲究饮食、运动、用药的规律和相互配合,这也我们常常强调每个人的治疗方案不同,不能随意加药、换药的原因之一。

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常常出现进餐后期(约餐后3~5小时)发生低血糖,原因在于胰岛素分泌水平与餐后血糖变化不同步,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所致。

真相七

「中药」治疗也有低血糖风险

在很多患者看来,中药比较安全、没有*副作用。

但实际上,目前药店里销售的中药降糖制剂大都「名不副实」,里面往往掺有降糖西药。

如果糖友们对此不了解,随意加大用量,就很容易导致严重低血糖,尤其对于年纪大、消瘦、患病时间长、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是如此。

真相八

人对低血糖的感受值可能变化

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一般当空腹血糖高于3.9mmol/L时,可以判断为没有低血糖。

但是,长期高血糖会使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阈值升高。长期高血糖患者,在治疗时如果一味用「猛药」,使血糖下降速度快,常常血糖还没降到平时诊断低血糖的血糖水平,就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我们称之为「低血糖反应」。

当然,随着血糖得到良好控制,患者低血糖反应的血糖下限值也会随之下降。

真相九

低血糖有很多「兄弟姐妹」

虽然我们常说「低血糖」,其实涵盖了三种不同的情况,即低血糖、低血糖症、低血糖反应,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加以区分。

这就再一次说明了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而且,我们在监测血糖的时候,不单单是要看血糖值是多少,血糖的变化趋势、变化速度也很重要。

真相十

发生低血糖,吃干粮不如吃糖

当低血糖症发生时,如何快速救治是很重要的。

对低血糖的救治需要争分夺秒,正确的做法是,迅速吃一些糖块、果汁、蜂蜜等「单糖」食品。因为这类食物中的糖可以很快被肠道吸收入血,从而迅速缓解低血糖症状。

而馒头、饼干等淀粉类食品,属于「多糖」,需要在体内经过逐级代谢分解变成单糖才能被人体吸收,起效比较慢。

特别对于吃了α-糖苷酶抑制剂(比如阿卡波糖)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补充单糖(如葡萄糖、蔗糖),因为α-糖苷酶抑制剂可以延缓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如馒头)的吸收,使之不能迅速升高血糖。

了解低血糖,能够帮助糖友们避开控糖道路上的一些误区。快快分享给你关心的人吧,危急时刻,科学的应对方法能帮上大忙。

加入马光

慢病管理

配套服务

01

免挂号费,药品零差价

02

无加成,退休人员报销90%

03

用药不断货!以原研进口药为主

04

提供最新用药方案实时血糖监测

05

医院在职专家每周会诊

06

医院住院治疗

07

赠送智能血糖仪

08

糖尿病宣教师日常个性化指导

天津马光祝愿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马光资讯一位路边低血糖的老人感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