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重磅长江宜昌段发现ldquo神秘物
TUhjnbcbe - 2021/12/5 14:02:00

"从未遇见,听闻已是永别"

年初,一篇论文宣布长江白鲟已灭绝,

让很多人心痛。

年末,却传来一个好消息: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科研人员

在长江宜昌江段发现了一尾鳤。

这是科研人员继

年在洪湖江段发现一尾鳤后,

再次发现鳤。

△长江宜昌江段发现的鳤

这是怎么样一个"神秘物种"?为何如今很难见到?

12月14日,记者采访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的相关专家。

三年来首次被发现,重量约克

"发现它还是比较偶然的,当时我们在开展中华鲟自然繁殖监测调查,下网捕捞食卵鱼类。刚好这一尾鳤被抓到网里,捕捞上来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的专家告诉记者,它体长毫米,重达克。

据专家介绍,这种名叫"鳤"的鱼,俗称刁子、麦秆刁等,曾广泛分布于长江及其以南的江河湖泊中。据了解,它身体圆滚细长,头部比较尖,最大个体可达10kg以上。

因肉质鲜美,鳤鱼曾经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

"不过,现在在长江里面已经很少很少能够看到它了。"专家表示,这是长江所继年6月在洪湖江段发现1尾鳤后,3年来首次在长江中发现。"再往前追溯的话,大概有25年了。年,我们所的科研人员曾在三湖连江里采到过鳤。"

表明鳤鱼种群数量开始逐渐恢复

鳤鱼的一生如候鸟般奔波。它们是江湖洄游性鱼类,在海中以无脊椎动物为食物,也捕食一些小型鱼类。成鱼最早3岁达到性成熟,每年5—6月,成熟个体溯江而上,到干流急流中繁殖。每年7-9月,进入沿江湖泊育肥。

"江湖阻隔之后,很多鱼都进不到湖里了,湖中鳤鱼濒临灭绝。再加上过度捕捞、栖息地生境退化等原因,鳤在多个历史分布区绝迹,先后被湖北、湖南等地列为省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专家说,近年来,鳤鱼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年发现一尾鳤鱼,年又发现一尾,这让科研人员们既惊讶又激动。"虽然数量可能很少,但至少表明鳤鱼还有种群在。失踪二十多年,年被发现一尾,隔了三年又被发现一尾,出现的时间间隔开始缩短了,标志着鳤鱼种群开始逐渐恢复了。"

那么目前,长江流域总共有多少尾鳤鱼?记者了解到,由于样本实在太少,科研人员们没有进行估算。

作为长江十年禁渔的首倡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曾说,希望十年后还能看到长江的余种鱼,中华鲟、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能得到很好的保护。

这,也是所有人的梦想。

为了不让长江白鲟的今天

成为鳤鱼的明天,

无数人一直在努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长江宜昌段发现ldquo神秘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