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血糖等级分类:
按临床症状和对人体危害程度,低血糖反应可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1、轻度仅有饥饿感,有时可伴一过性出汗、略感心悸,无须处理,可自行缓解。
2、中度心悸、出汗、饥饿明显,有时可发生手抖、头昏,需补充含糖食物方可纠正。
3、重度是在中度低血糖症状的基础上上出现中枢神经(大脑)供能不足的表现,嗜睡、辨识(认人、认方向)障碍、胡言乱语、甚至昏迷,如有自主神经功能受损者,可无任何心悸、饥饿等前驱症状,直接发生意识障碍。引起中枢神经受损的低血糖持续时间过长,可造成永久性脑损害,已有多脏器功能异常者,可诱发多脏器功能低下,甚至死亡。
二、是不是血糖越低,低血糖时的症状就越重?
一般情况下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低于2.8mmol/l的现象。但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的轻重并不单取决于血糖水平,有的长期高血糖,组织对血糖敏感性改变,在4-5mmol/L(70-90mg/dl)左右的血糖就出现中度低血糖反应,需适量进食才能缓解。这种情况在血糖控制好并维持数月后可恢复。也有因心悸、胃部不适症状误以为是低血糖而加餐,以致下餐血糖过高。故如有低血糖症状,应及时测定血糖,以确认是否为低血糖,常用快速血糖测定仪检测,只要操作正确,误差不会很大。
三、发生低血糖的快速处理方法:
发生低血糖后须处理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尽快终止低血糖反应,越早终止低血糖反应越好。终止低血糖反应的有效措施是使血糖尽快恢复正常,即补充含糖食品。如经口补充,此时需进食的是吸收快的含糖食品,如含糖(蔗糖、葡萄糖、果糖)饮料、糖果、饼干、点心馒头等,量不宜多(饮料50-ml,糖果2-3个,饼干2-3块,点心1个,馒头半两-1两即可)。低血糖时喝牛奶、吃无糖巧克力、瘦肉等以蛋白质、脂肪为主的食品则无济于事。有意识障碍者或口服食品受限者应尽快静脉输入葡萄糖液体,如为低血糖所致意识障碍,可在静脉推注葡萄糖液后1-2分钟内清醒。除及时消除症状外,更有益的是减少体内升糖激素释放的调节反应,减轻低血糖后的高血糖。
2、查明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以便确认是否需要调整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用量,防止再发。如是临时原因,例如偶而进食量减少或运动增加所致,以后在类似情况时,及时补充含糖食物即可。如为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过大,则按低血糖发生时间前的时间点减少次日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用量,如午餐前发生低血糖,减少次日早餐前胰岛素或降糖药的用量。
四、最后送给大家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
目前世界公认治疗和预防糖尿病的办法,被称作糖尿病治疗的“五架马车”
第一架马车:饮食治疗
饮食治疗的原则:1,总热量控制。主食、副食、零食、食用油都要控制,热量不能过多。2,合理配餐。所谓合理配餐,就是不要吃太多的动物性食品,要以粮食为主,要有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3,少量多餐。一天不少于三餐,一餐不多于二两,这就是少量多餐,每天宁可吃五餐、六餐,也不要吃一餐、两餐,否则的话,一餐吃得特别多,餐后血糖就特别容易升高。4,高纤维饮食。高纤维饮食包括粗粮、蔬菜。如果血糖控制较好的话,可以适量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也属于高纤维饮食。5,清淡饮食。清就是少油的意思,淡就是不甜不咸。甜了容易升高血糖,咸了容易升高血压。6,不动烟酒。特别是烟,它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都是非常有害的,所以不要动烟酒。第二架马车:合理运动合理运动在糖尿病的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尤其是对肥胖的二型糖尿病。临床试验证明,运动可以改善机体代谢功能,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肌肉对血糖的利用,改善血液循环,达到自然降低血糖的目的。持之以恒、量力而行地进行有氧运动。每周五次以上,每次半个小时以上,运动量不需太大,如快走、慢跑、骑车、打球、跳舞等等。一般来说,运动后合适的心率是减年龄,比如60岁的人,减年龄就是次,这样的运动量比较合适。第三架马车:药物控制糖尿病的治疗目的是让糖尿病患者不得并发症,健康的、正常的生活,并且享受和非糖尿病患者基本相同的寿命。所以,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必不可少。糖尿病的临床用药包括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用胰岛素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据观察,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大概在发病10年左右需要用一点胰岛素,且可以达到停用,并不会产生什么依赖性。口服药品种很多,医院复查,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不要擅自增量减量。第四架马车: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尤其对注射胰岛素和妊娠期的患者,为了达到严格控制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必须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医院检测血糖,最好再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反映最近两三个月整个血糖状况好还是不好的一种指标。另外,还要验尿,注意尿酮体、尿蛋白、尿血细胞的情况。尿酮体反映病情是不是严重,尿蛋白反映肾脏是不是受到了影响,尿血细胞反映有没有泌尿系感染。这些都有助于糖尿病的监测。另一方面,要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