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再度发现2例无症状,更有小区连夜开始核酸检测。
深圳新增2例无症状均与海纳展示工厂有关联据深圳市龙岗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5月26日,龙岗区新增2例新冠病*无症状感染者,系在对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感染者相关重点人群排查时发现。
相关情况如下:
杨某,男,54岁,居住在龙岗区园山街道安良社区塘贝二巷,海纳展示工厂员工。5月25日初筛新冠病*核酸阳性,经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目前已转送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
何某,男,15岁,居住在龙岗区园山街道安良社区安良八村良华街,曾在海纳展示工厂逗留。5月25日初筛新冠病*核酸阳性,经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目前已转送医院应急院区隔离治疗。
杨某、何某的密切接触人员已全部集中隔离,目前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所住楼栋已落实管控措施,所在小区及途经场所均已完成终末消*。后续情况将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发布。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要进一步做好个人防护,注意科学佩戴口罩、多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及早接种新冠疫苗,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健康管理。
深圳防疫一线,核酸检测不停歇5月26日晚,深圳市福田区对部分小区连夜开展核酸检测。
晚上十时许,记者在福田区莲花街道某小区看到,医护人员正在对该小区居民进行核酸采样。
莲花街道福中社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医护人员晚上九点多已到达小区内,连夜为该栋居民做核酸采样。
晚上11点05分,在深圳市坪山区一处住宅片区,医护人员正在为居民进行核酸咽拭子采样。南方日报记者朱洪波摄
在福田区一小区,广医院的医护人员从九点半持续采样到十一点半,核酸采样工作已接近尾声。
口腔科医生戚婧倩正趴在桌上休息,她的背上已被汗水浸湿。
她告诉记者,感觉晕乎乎的,有点想吐,可能有点低血糖。
在福田区福新社区一小区,现场一名医护人员脱下了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已经湿透。
广州市荔湾区鹤园小区
东片调整为中风险地区
根据广东省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关于印发广东省应对新型冠状病*肺炎疫情分区分级防控工作指引的通知》,经广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办医疗防治组风险等级评估,报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同意,自年5月26日起,我市荔湾区鹤园小区东片由低风险地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其他地区风险等级不变。
广州、深圳疫情均出自当地同一传播链专家:两地感染者流动少保证了传播单一性“本次发生在广州、深圳两地的疫情,都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在短时间内,两地疾控都迅速确定了一条明晰的传播链条,且传播者现在都控制在这一链条上。”复旦大学公共学院教授傅华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
在傅华看来,两地均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晰的单一传播链条,却并非是偶然。他分析指出,其一,由于我国长期的防控经验,因此能让广州、深圳两地迅速响应,使得当地疫情早发现,早干预,早隔离,并及时排查密切接触者,这些客观的应对措施均为传播链不对外发散提供了很好的限制。
那么,为何辽宁当地的疫情却出现了对外省市扩散的传播线条?就此,傅华表示,因为当地发生疫情前经历了五一小长假,因此导致疫情传播链条拉长。对比发生在广州、深圳的疫情,如广州首位病人年龄已经75岁,客观上流动范围很小,所以对疫情链条的传播有限,而深圳疫情初始地点则在港口区域,且为港口作业人员,工作范围也存在局限性,因此扩散链条也能很好被阻断;此外,傅华补充,由于当前并非节假日,因此两地人口流动性也有所降低,这同样为传播扩散斩断了客观条件。
广州、深圳两地疫情存在直接关联性吗?专家:目前来看不存在从地理位置来看,广州、深圳两地相距车程仅公里,且出现本土病例的时间大致相当。那么,两地疫情是否存在直接关联性?
对此说法,傅华认为:“从现有流调结果来看,病人感染*株分别来自印度和英国,且传播链条并无交叉,因此暂时不能认定二者发生疫情存在直接关联性。”
傅华表示,目前能确定的是广州、深圳两地感染者均系境外输入相关病例,但从*株比对来看,广州确诊患者*株系印度出现的*株,而深圳则来自英国出现的变异*株,因此从这角度来看,二者关联性不强。但对于最终结果,傅华指出:“尚需两地疾控进一步溯源才能明晰。”
面对本地疫情,老广们怎样做最好?据南方日报,本地疫情引发了公众疫苗接种热情,广州、深圳等地疫苗接种点的接种人员逐渐增多,医务人员加班加点为市民群众接种。据统计,截至5月26日18时,广东当日新增接种.95万剂,创下新高。
越是公众接种需求强烈的时候,越是需要强调有序接种、做好防护措施。目前,广州的荔湾、海珠等地多个疫苗接种点都停止了现场派号,仅接受预约接种,居民需凭预约成功的短信或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