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
健康小知识
年4月19日,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编写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年版)》发表于《中华糖尿病杂志》和《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上。
其中,新版指南对低血糖有了分级标准
Ⅰ级低血糖:
3.0mmol/L≤血糖<3.9mmol/L;
Ⅱ级低血糖:
血糖<3.0mmol/L;
Ⅲ级低血糖:
没有特定血糖界限,伴有意识和/或躯体改变的严重事件,需要他人帮助的低血糖。
低血糖症状
典型低血糖症状包括出汗、心慌、手抖等交感兴奋症状和脑功能受损症状。
低血糖的管理
新版指南建议:
1、有低血糖风险的患者每次就诊时应询问有无低血糖症状。
2、使用有低血糖风险的降糖药治疗的患者应评估、筛查无症状性低血糖。
3、糖尿病患者如发生低血糖,应给予15~20g葡萄糖并于15min后检测血糖。
4、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或1次3级低血糖或无诱因的2级低血糖,应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在数周内严格避免低血糖,以部分逆转无症状性低血糖并降低未来低血糖风险。
如何预防低血糖
按医嘱正确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掌握各种胰岛素的特点及正确的注射技术。定期轮流更换注射部位,防止产生皮下硬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定时定量,保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积极采用分餐制,一日至少进食三餐,易出现低血糖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在正餐之间增添加餐。即从三次正餐中匀出一部分食品留作加餐。
运动疗法是糖尿病病人综合治疗的五驾马车之一。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血糖控制。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体操等方式。剧烈运动可致低血糖发生,因此剧烈运动或体力活动增加时应及时加餐或酌情减少胰岛素用量。
加强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能够明显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可在睡前监测血糖。
随身携带预防低血糖的食物和急救卡。
(1)食物:如糖果、饼干等,以备低血糖时急用,及时缓解低血糖不适症状。
(2)急救卡:卡片信息包括姓名、电话、用药、病情等,出现低血糖时,急救卡可以让周边人及时了解病情,提供救助。
来源:陈晓燕
排版:汤煜程
编辑:朱燕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