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新在微博上看到有网友求助说,最近看到网上有消息传现在的荔枝是药水侵泡的,吃了会发烧还会引起手足口病,前几天自己还吃了荔枝。网上的传言是真的吗?求真相!亲,不要恐慌,这是假的!专家说了,荔枝用药水泡过易致小孩发烧,但不至于引发手足口病。至于手足口病也是病*引起,这个跟食用荔枝没有绝对的直接关系。
这张图是不是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的,这张图可能最近在你的好友圈出现过,或许你在论坛、微博上看到过~诺,小新还在某论坛上发现了这个版本~
真相: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不至于引发手足口病又到荔枝新鲜上市的时节了,但最近在网上却流传:某幼儿园的一名小朋友吃完荔枝发高烧,结果,医生说现在的荔枝都是浸了药水的,小朋友吃了还会引发手足口病!其实这种说法有没根据呢?这可信吗?
说起荔枝泡药水,有水果店老板表示,前几年有听说过,说是泡过药水的荔枝果皮颜色更好看,卖得好,但这几年,荔枝产量高,质量也不错,泡药水就很少有听说了。还有老板支招了,说:“正常成熟的荔枝颜色应该红中带点*,泡过药水的荔枝色泽会过于鲜艳。”
除了辨别果皮颜色以外,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穆亚敏建议,多观察荔枝果实与枝连接处的颜色,如果偏黑则说明不新鲜。
荔枝吃多了会得“荔枝病”
“荔枝味甘酸,性温,但多吃易‘上火’,甚至可能导致我们俗话说的‘荔枝病’。”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穆亚敏说。
什么是“荔枝病”?有什么症状?穆亚敏说,“荔枝病”的症状为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出大汗,这是由于大量进食鲜荔枝后,机体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低血糖反应。
所以,古诗中说的“日啖荔枝三百颗”只是个夸张的说法。
吃荔枝不至于引发手足口病
对于网络上流传的吃荔枝会引起手足口病的内容,穆亚敏认为,手足口病系疱疹病*感染引起,跟食用荔枝没有直接关系。
“浸泡过药水的荔枝,人在接触后可能会引起手部的接触性皮炎。另外,药水具有腐蚀性,若渗透到果肉,有可能对食道、胃部造成危害,这也要具体看药水的成分。”
所以,专家认为,手足口病与荔枝浸药没直接关系。但“一粒荔枝三把火”,小儿还是少吃为妙。浸过药水的荔枝一般色泽鲜艳,建议市民选购果皮红中带绿、不要带有黑点的。食用前最好洗净果皮,吃完可以喝一口盐水清热、顺便消除口腔内的酒味。
此外,荔枝不宜空腹食用,不宜吃太多,建议一次食用荔枝不要超过10个,小孩一次不要超过5枚,对荔枝过敏的人、糖尿病患者及阴虚火旺者要禁食或慎食荔枝。
挑选荔枝绝招:一看二捏三尝“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古人尚且留恋荔枝的美味,现代人更是对荔枝穷尽溢美之词。当下,正是荔枝上市的季节,作为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广西人尝鲜的机会更多。其实,荔枝除了美味,还可以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还可以提高皮肤的抗氧化能力、防止雀斑,令皮肤更光滑。
如何才能选到无虫新鲜美味的荔枝呢?绝招:一看二捏三尝
1、新鲜的荔枝并不是完全鲜艳的红色,而是有些暗红色,许多表皮上还会带有些许的绿色,那种色泽极为艳丽不见一点杂色的荔枝,很可能是不良商贩人为处理过的。个头越大、外形越匀称的越好,一般尖头的荔枝核小。
2、检查荔枝的头部,也就是带柄的部位,要检查柄部有没有小洞以及蛀虫,一旦其中一个有蛀虫,那么其余几个多数也有蛀虫。
3、要检查荔枝外壳的龟裂片是否平坦、缝合线是否明显,如果都是,就说明该品种不错。
4、要捏一捏,好的荔枝手感应该发紧而且有弹性,如果手感发软或感觉荔枝皮下有空洞,最好不要买。
5、闻一闻气味,新鲜的荔枝一般都有一种清香的味道,如果有酒味或是酸味等异常的味道,说明已经不是新鲜的荔枝了。
另外,荔枝容易变得不新鲜,因此,市民可以将荔枝喷上点水装在塑料保鲜袋,尽量挤出袋中的空气,放入冰箱保存,可适当延长保鲜期。
(综合东南快报、南宁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