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宗明义
1型糖尿病患儿的控制成功与否,如何防范并及时处理低血糖是关键!
请家长们务必规范处理低血糖。
低血糖的处理,似乎很简单,无非是吃点东西提升血糖。
但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低血糖与成年人相比,危害性更大。这是因为:
1、症状不典型,缺少自我判断力,延误发现与处理时间
1型糖尿病儿童,尤其是低龄儿童,心慌、手抖、大汗淋漓等低血糖症状不明显,多表现为精神方面异常(如倦怠乏力、情绪变化)。
而且幼儿对低血糖的判断与表达能力欠缺,6岁以下小孩的低血糖多数都是由监护人发现并处理,因此幼儿低血糖常常不能被及时发现,延误了处理时间。
2、低血糖持续时间更久、对机体伤害更大
1型糖尿病患儿的低血糖,多数是由于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当引起。
速效胰岛素的作用时间为3-5个小时,而基础胰岛素的作用时间可长达24小时,因此一旦出现低血糖,往往会持续较长时间(尤其是夜间低血糖)。
其次,儿童身体的各个系统发育不成熟,对低血糖的耐受性明显低于成年人。同样的低血糖水平,对儿童造成的伤害要超过成年人。
因此1型糖尿病患儿的低血糖处理,比成人的低血糖处理要求更加规范。
我们结合下面的例子,和大家分析一下1型糖尿病患儿低血糖规范处理,有哪些细节需要注意。
一位1型糖尿病的小女孩,应用瞬感动态血糖监测,家长发现小孩突然情绪变化,瞬感结果为2-4mmol/L。
因情况紧急,迅速到药店买了10%葡萄糖溶液,补充4个瓶盖左右的量;复查血糖无明显上升,再喝半瓶养乐多,并吃15克面包。
其低血糖从下午2点半持续到晚上6点左右,晚餐后复测血糖16.6mmol/L。
一、1型糖尿病患儿,低血糖处理不规范,会怎么样?
如上,出现两种情况:
1、低血糖不能及时恢复(持续3个小时);
2、低血糖纠正过度,引起血糖不适当的升高。
二、低血糖的防范措施,要规范
小女孩出现低血糖,母亲及时发现,并到药店买了葡萄糖溶液,这点值得肯定。
但同时也说明身边没有备低血糖的急救食品,这点非常不妥!
所有1型糖尿病患儿,在治疗过程中都不可避免会出现低血糖。
第一步的处理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那就是身边必须备有低血糖的急救食品或药品,以葡萄糖片为最好。
三、低血糖的食品补充,要规范
低血糖的处理,如果患儿意识清楚,首选口服15克的葡萄糖。
其它食品诸如果糖、麦芽糖、饼干、面包、饮料……只能做为次选。
葡萄糖片方便携带,是补充的首选。
如果是喝葡萄糖溶液呢?
10%的葡萄糖溶液,是指每ml含葡萄糖10克,那么该患儿要喝ml的葡萄糖溶液。
可是母亲只给了“4个饮料瓶盖”的葡萄糖溶液,总共也就不到12ml,与ml的需要量相去甚远。
因此该患儿的低血糖不能及时恢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四、低血糖的监测方法,要规范
在服用葡萄糖片后,要求在15分钟之后复测末梢血糖。
如果末梢血糖仍然3.9mmol/L,需要再服用15克的葡萄糖片,在15分钟后再次复测。
重复上述过程,直至血糖恢复正常。
注意:此时不可以用瞬感动态血糖监测的数据来指导低血糖的处理。因为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的恢复与血糖的恢复是不同步的。
五、低血糖的后续处理,要规范
一旦低血糖得到有效纠正,家长应该做好3件“后续处理”的事情。
1、了解本次低血糖的原因;
2、下一餐的饮食与胰岛素的剂量调整;
3、如果是严重低血糖(血糖3.0mmol/L),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需要放宽血糖控制水平,以减少无症状性低血糖的风险。
再次强调,1型糖尿病患儿的控制成功与否,如何防范并及时处理低血糖是关键!
请家长们务必熟练掌握规范处理低血糖的各个细节。
林忆阳我和林博一起走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