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戴上糖尿病ldquo帽子rdquo
TUhjnbcbe - 2021/6/13 11:11:00

戴上糖尿病“帽子”之后怎么办?

谷雨

GrainRain

当手握血糖化验单,被医生告知患有糖尿病时,您的反映如何?怀疑、震惊、恐惧、无望还是茫然失措?有以上这些心理反应都是正常的。一旦被诊断为糖尿病就很难摘掉这顶“帽子”,患者需要终生服药,病情控制不好还会出现各种并发症。面对糖尿病这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糖友们应调整心态,沉着应对。

01

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不同

一、儿童患者心理特点

儿童患病后害怕别人知道,认为自己倒霉,产生“为什么偏偏自己得这种病”的想法。也害怕其他小朋友的歧视、嘲笑,对注射胰岛素、吃药有恐惧感。

家长要以平常心态对待疾病,轻松的氛围谈论疾病,并且家长及医生要使用孩子能够理解的话语解释糖尿病,多与孩子交流,排除孩子的自卑感和恐惧感。

二、青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青年正处于求学、创业、恋爱大好时光,患者常在患病后有一种愤怒、悲伤心理。有些患者对该疾病抱有一定幻想,不甘心扮演患者角色,存在否认、怀疑心理。

该类患者应该调整心态,积极应对,客观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加强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否则病情加重,甚至出现并发症,就后悔莫及了。

三、中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这个年龄段的患者一般家庭与事业的压力都很大,患病后思想负担较重,难以接受突如其来的打击,表现出以情绪低落为主的焦虑心理。

该类群体应认识到要控制病情的重要性,尽量不抽烟、不喝酒,工作时要调整好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要做到不着急、不生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正视自己的病情,正确对待生活。

四、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年老后,身体变得虚弱,抗病能力差,常年患病治疗需要大量金钱,增大家庭负担,容易出现自责、内疚。这类老年人应调整心态,多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保持良好情绪。

有些老年人患病时间长,并发症多且严重,治疗效果不佳,常认为无药可医,出现自暴自弃,不配合治疗。应鼓医院或社区组织的联谊会,沟通病情变化及用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克服厌世的心理,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

02

控制血糖,也要调整好心态

1.从因入手,消除抑郁

(1)焦虑、恐惧:认识到糖尿病并非如此可怕,只要早期诊断,医院接受治疗,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并发症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患者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享受人生。

(2)长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糖控制不佳者,应争取医生的帮助,分析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找出解决方法,只有血糖控制改善,精神状态才会得以改善。

(3)胰岛素:其实临床上提倡早期应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不会成瘾,加上现在先进的科技,可达到准确及无痛注射。对于他人的误解,不必太在意,把自己的身体搞好才是最重要的。

(4)低血糖:加强对低血糖的认识,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或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5)经济负担:要以积极心态接受正规的治疗,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健全及完善,完全可以把医疗费用降到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2.积极应对,调整心情

(1)心理治疗:这是很重要,患者内心困惑、焦虑时,应向医生、家人、朋友倾诉,争取大家关心和帮助。此外。还要参加糖尿病知识讲座学习班,了解相关知识。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控制体重、血糖、血脂、血压,也利于驱散焦虑、抑郁情绪。

(3)药物辅助治疗:一些严重抑郁和焦虑或自杀念头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配合适当的药物治疗。

总之,糖友们应客观正确认识糖尿病,调整好心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正所谓“不轻敌、不畏敌”,如有焦虑、抑郁、恐惧等等不良情绪时,需要及时疏导,必要时寻求家人、朋友、医生等人的帮助,共同克服困难。

麦芽医师敲黑板:

首先正视并重视自己的不良情绪;

可以来找麦芽医生,通过中医望闻闻切诊,开具中药汤剂,给您调理舒缓心情,缓解焦虑;并根据您的胰岛功能情况,制定合理的中、西医降糖方案,对于早期的发现的糖尿病,尤其以口干、多饮、多尿、消瘦症状明显的患者,中药降糖效果很理想哦!

麦芽医生可以针对您的身高、体重、活动量,计算每天所需要的热卡,并为您量身定制糖尿病食谱。

·麦芽与糖友·

1
查看完整版本: 戴上糖尿病ldquo帽子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