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是个必然结果?既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得分别搞清楚“好好控制血糖”和“不好好控制血糖”这两种情况下,为什么依然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在年统计数据)
我相信题主能问出这个问题,一定对并发症或多或少做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我不再赘述糖尿病并发症的相关内容,用一张图和一句话概括:哪里有血管,哪里就有伤害。+下图(备注:图中并非所有并发症,只列举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
1、不好好控制血糖,为什么会出现并发症?这个结论你肯定能理解。如果不好好控制血糖,人体持续的高血糖会加速病情的恶化,让身体各个系统因高血糖出现的问题,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逐渐爆发。为什么呢?
(1)糖*性,加速胰岛功能衰竭
首先,人体唯一能减低血糖的胰岛素,是由胰岛组织中数量恒定的胰岛β细胞分泌的。正常情况下,胰岛β细胞的工作量恒定,能高效的释放胰岛素,帮助身体降低血糖。但如果糖友不好好控制血糖,始终处于高血糖的状态。那么对于胰岛β细胞来说,每时每刻都有降不完的血糖,做不完的工作,那么胰岛β细胞的工作压力就会变大。直到逐渐干不动活,让细胞活活累死,这将导致胰岛功能逐渐衰退,使得身体本身降低血糖的能力大大的减弱。要注意的是,已经死亡的胰岛β细胞,目前没有办法再修复,失去了的能力就永远的失去了,所以对于胰岛功能,一定要尽最大可能去保留。
()加速血管损伤
血液流经全身大大小小的血管,而持续的高血糖会对血管内壁造成伤害。血液中过高浓度的糖分,会直接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血液变黏,血流速度也会跟着变慢,并且更容易凝在一起,血管内壁受到的摩擦阻力也会变大。时间一长,原本光滑的血管内壁就会变粗糙、变硬、出现磨损受伤。
这些会影响血管正常的舒张功能,高血压就出现了;同时内壁出现损伤变皱后,血液中的血小板、脂蛋白、胆固醇等物质就会在这里沉积,逐渐形成斑块,继续堆积,就会加速斑块的形成并增加高度,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增加心梗、脑梗、下肢堵塞的发生风险,而这些可都是关乎性命的意外情况。
(3)加速氧化损伤
持续的高血糖还能抑制我们人体自有的抗氧化能力,从而会增加身体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而氧化损伤又能带来炎症反应,人体如果一直处于一个炎症环境,这将会使得多种疾病持续发酵,“滋养”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好好控制血糖,为什么还会出现并发症?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好好控制血糖,甚至把血糖控制得和正常人一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很抱歉,你听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不仅如此我还得提醒一下,并不是所有糖友把血糖控制地和正常人一样,就更好。很多时候血糖控制得越低或者越接近正常人,反而越能加速并发症的到来。
why?
(1)糖尿病需要综合管控,血糖只是其中一个基础指标
如下图,大家可以看到,对于型糖尿病而言,需要同时对血糖、血压、血脂、体重多个指标进行管理。其中血脂、血压等指标与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甚至比血糖更为密切,所以如果单纯只盯着血糖看,容易本末倒置,忽视大血管病变的防控。
()血糖并不是降得越低越好
其次,对于糖友来说,血糖一定不是降得越低越好。为了讲清楚这个问题,我先分享两个由糖尿病领域权威的研究机构公布的研究结果。
第一个是ACCORD研究在08年1月发布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上的一个报告:专家们以一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成AB两组,要求A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7.9%的水平,B组控制得更接近正常人,糖化血红蛋白要在6%以下。同样的时间后,观察却发现,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升高,死亡风险增加了%。这表明,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友来说,血糖控制得越接近正常人,反而会增加死亡风险。
另一个研究是NiceSuger09年3月发布在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报告:这个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把糖尿病病人的血糖严格控制在正常人的标准范围内是有害的,并且对于大多数病人来说,空腹血糖控制在7.8-10mmol/l以内最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整体健康。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上的血糖控制标准,并没有要求所有糖友都控制在正常人的范围内。你可能会问了,为什么呢?这里涉及到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问题,我会在单独的篇幅中再展开。
(3)忽视糖化氧化损伤的管理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非常核心的一点:糖化氧化损伤的管理。
很多人可能对抗氧化已经不陌生,但对抗糖化却一知半解甚至闻所未闻。其实糖化反应是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简称,简单来说就是“糖”+“蛋白质、氨基酸等大分子物质”在体内不需要任何酶作为催化剂,而自发产生的一种反应,这个过程的最终产物叫做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正常情况下,一般AGEs的少量堆积不会过分的影响人体的功能,但在糖尿病病人体内,持续的高血糖将会和体内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发生糖化反应,造成大量AGEs的堆积。那这个反应具体会造成哪些伤害呢?
①第一,“糖”和不同的蛋白质结合,会影响蛋白质本身的功能,比如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会影响血红蛋白本身的携氧能力,容易引起组织细胞慢性缺氧;如果与免疫球蛋白结合,会降低人体抗感染能力;和眼球中的晶状体蛋白结合,又会影响晶状体的功能,出现视线模糊等问题,以此类推,当全身的高血糖与体内各种各样的蛋白质发生过量的糖化反应,嗯……你简单想象一下,就能理解,为什么各种肾病、眼病、足病、神经病变都一股脑冒出来了吧?
②第二,形成AGEs之后,损伤并没有就此停止。各种各样的-AGEs,比如血红蛋白-AGEs,晶状体蛋白-AGEs,胶原蛋白-AGEs……还会继续到处游走,继续损伤其他的组织细胞,同时也将作为持续的激活免疫系统。而这些AGEs非常难被人体代谢,停留在体内的时间特别长,这也在加剧AGEs对人体造成的损伤,这些都能继续加速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3、应该如何有效的防治并发症?看到这里你可能有些泄气,不论怎么控糖都没办法控制并发症,那到底应该怎么有效防治并发症呢?
(1)首先,从确诊糖尿病的那一刻起,就要做好预防并发症的准备,除了定期复查血糖等生化指标以外,还要做好各种并发症的筛查。
()其次,需要获取专业人员的帮助,通过评估综合考量,了解适合自己的控制目标,明确需要控制的指标有哪些,以及各项指标控制的范围应该在哪里?切记盲目追求“正常人的血糖指标”,找到适合自己的个体化目标才是糖尿病管理最良性的开端。
(3)第三,避开饮食、运动、用药等各方面的控糖雷区,最好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用更高效的方法执行综合管理,避免走弯路。
(4)最后,不要忘记糖化氧化损伤的管理,抗糖化抗氧化同样对于并发症的防治非常重要。
最后,祝大家能拥有自我健康管理的基础知识,拥有帮助自己和身边人获得更健康体魄的能量~
欢迎转发朋友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