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62岁,确诊2型糖尿病已经有10多年了。开始的时候她吃二甲双胍,但觉得吃完胃疼。找了几个内分泌科的大夫配药,效果也不好,还出现过脸肿,腿肿。后来空腹血糖长期在12以上,还伴有头晕,浑身没劲、看东西模糊等情况。
因此,王女士十分希望有一些非药物的方法能把血糖控制住。
专业解析长期的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造成循环障碍,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头晕、乏力等症状。
一般来说,糖友们都会选择用药物控糖的方式,来控制血糖飙升。但这个方式有可能会使个别糖友出现副作用和过敏反应,这也与长期患病,代谢紊乱造成的体质虚弱,免疫力低下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对一些患病多年,或者老年的糖友,除了采取有效方法来控糖,还应该全方位的,对身体各个代谢器官进行调理。
建议及方案1.短期内集中降糖:在短时期内,可以先通过打胰岛素的方法,快速的将血糖先给控制下来。由于王女士年纪比较大,可以从一次性注射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改为多次的小剂量注射,建议王女士在三餐前分别注射一次短效胰岛素,睡前注射一次长效胰岛素。
2.日常注意事项:考虑到王女士的年纪已经大了,在饮食上,就不需要过度的节制,避免出现低血糖及营养不良,进而更加的影响身体健康。但是在选择食物上,也要考虑营养的均衡,不能一味大鱼大肉。建议主食粗细比为1:3,然后每天1斤蔬菜,饭后适当运动,不方便出门可以在家敲打胆经(手臂自然垂下,敲打大腿两侧,每分钟30下,每天5分钟)。
3.修复胰岛功能: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只有胰岛功能恢复了,才能实现自主控糖,减少药物依赖,远离并发症。目前世界各国对修恢复胰岛功能都展开了深入研究,希望可以帮助糖友摆脱困境。
糖友反馈
由于王女士年纪大了,怕血糖降得太快对身体不好,因此没有接受打胰岛素的建议,而是采用了第三点建议里,非药物控糖的方法,也就是生活方式调整和物理干预并行。
1个月后,王女士的空腹血糖从12降到了9。
3个月后,血糖指标基本正常,空腹7,餐后8.9,王女士对此非常满意,自己感觉“很精神,也不头晕了,浑身有劲”,之前不怎么出门,现在身体好了,精神头自然也就足了,经常与邻居们一同去跳广场舞,变得开朗了许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