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GNIAOBING
糖尿病
控糖知识你知道
在需要营养咨询的人群中,糖尿病人群占比较大的比重,而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都面对一个问题,不吃就饿,吃了血糖又飙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所以今天就介绍两个案例,来给大家一点简单的建议。
案例一
Caseone
病人A年纪三十多岁,是一个公司的销售,肥胖,经常出差,一个月大概只有一周可以在家吃,其余全部为外食。在医院确诊二型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但收效甚微,平时血糖大约为11。小A自从确诊糖尿病之后,已经减少了抽烟喝酒的量,平时出去应酬也以青菜为主。但血糖仍然是居高不下。
因为病人A大部分时间无法自己准备伙食,而且受过一定的营养教育,知道糖尿病人应该吃升糖慢的主食,所以他只好到处寻找糖尿病人可食用的不含糖粗粮饼干,随身携带做主食吃。但买了几次发现都含糖,吃完之后血糖仍然超过正常值。
案例二
Casetwo
病人B年纪五十多岁,是一个公司高管,基本不外食,伙食高度自由,体重正常,她对身材要求比较高,所以平时吃得比较少。长时间都维持低热量低碳水饮食,尤其是晚餐,几乎不摄入任何碳水化合物,晚饭后习惯游泳一个小时。在医院确诊二型糖尿病,服用格列美脲片等药物。大部分时间血糖为6左右。晨起空腹血糖超过8,早餐后血糖高达11.
建议
Suggestions
1
以上两个案例都存在服药后血糖仍处于长时间的不想状态,最重要的建议就是:医院找主治医生,并反馈自己服药后的血糖情况,当药物无法理想的控制血糖时,要求医生对药物进行调整。
医院确诊糖尿病且在服药中的人群,其实对于这种人群,药物的调控需要优先于饮食的调控。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每次医生都会按照时长开药。吃完医院不单单是为了拿新一个疗程的药,更重要的是及时和医生交流那是的身体状态,方便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调整。
2
糖尿病不是吃越少越好,也不需要完全的低碳水饮食。
针对体重确实处于肥胖状态的患者来说,减肥是控制血糖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可以适当减少全天的热量控制。但是如果体重正常,其实并不建议再去刻意减少体重。糖尿病患者的碳水化合物摄入比例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但是最新的指南仍然建议患者碳水摄入的热量占比在55%~60%之间,基本和普通人持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的摄入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而且在主食的选择上也确实需要多加注意。一般来说一个成年女性,一顿饭半碗杂粮饭;一个成年男性,一顿饭一碗杂粮饭的量是绝对不会多的,如果再少的话,可能就需要额外考虑患者具体的身高体重了。
如果不能自己准备主食怎么办?便利店或者超市提供的含糖较少的全麦面包,藜麦饭团,水煮玉米,糊化程度不高的即食燕麦都可以成为便于携带和方便食用的低升糖的主食选择。但是饼干却不是一个推荐的主食,因为饼干需要制造出脆爽的口感,一般会添加大量油脂。并且如果杂粮含量较高,饼干口感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不管商家如何宣传,饼干本质上都是油+糊化程度高的精致主食+添加糖的作品。
3
警惕低血糖。
糖尿病人的血糖调节作用受损,所以不但是在降低血糖的能力上有所减弱,在升高血糖上也会有所阻碍。所以对于案例B来说,晚上吃很少的晚餐,不吃主食,再进行运动,就很可能会引起黎明现象,导致第二天早上的高血糖。
文字:康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