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低血糖,怎么办?
低血糖是指血糖水平的降低。正常人的低血糖是指血糖小于2.8mmol/L;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是指血糖小于3.9mmol/L。有些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以使其在血糖不低于3.9mmol/L的情况下就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我们管这种低血糖叫症状性低血糖。
那么低血糖都有什么症状呢?
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它包含心慌、出汗、饥饿、无力、手抖、视物模糊、面色苍白等。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包含头痛、头晕、定向力下降、精神失常、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当昏迷超过6小时,则脑细胞病变不可逆转。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无症状性低血糖:糖尿病病史比较长的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损害和相应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情况会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就是血糖小于3.9mmol/L,但是患者没有感觉到不适症状。
发生了低血糖时应该怎么办?
当您有心慌、乏力等症状时,您要想到有可能是低血糖,有条件的话,先测血糖数值,之后进食15g含糖食物使血糖快速升至正常范围,如口服葡萄糖、糖块、糕点、饮料等;嘱患者减少活动,卧床休息,每15分钟测一次血糖,若血糖数值大于3.9mmol/L,症状缓解,按正常时间进餐或加餐;如若发生严重低血糖导致患者无意识,就需静脉输注葡萄糖,医院救治。
低血糖的危害有哪些?
低血糖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可以导致血糖波动、组织缺氧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引起跌倒而致外伤,甚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最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导致低血糖昏迷,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因为血糖是脑细胞赖以生存的主要能源。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抵消以往良好的血糖控制,所以,一定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1)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
(2)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
(3)食物摄入不足
(4)过量运动
(5)肾功减退导致药物清除率降低
(6)饮酒过量
(7)脆性糖尿病,病情不稳定者。
低血糖的护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一定要定时定量吃饭,限制饮酒,规律运动,规范注射,按时吃药。
(2)制定合理血糖控制目标:对于年轻的患者或者需要强化降糖的患者:空腹小于6mmol/L,餐后小于7.8mmol/L。对于老年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并发症的)需要个体化的控制目标:空腹小于7.8mmol/L,餐后小于11.1mmol/L就可以。
(3)加强血糖监测:睡前血糖小于5.6mmol/L,建议进食,如1杯牛奶,预防夜间低血糖。
(4)随身携带含糖食物和急救卡
希望通过我们的讲解,广大的糖友能够认识到低血糖,做到及时发现,有效处理,并且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