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这一天深夜,救护车尖锐的鸣笛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60多岁的张老伯(化名)被紧急送入我院急诊抢救室,当时他已意识不清。一查血糖,竟只有1.1mmol/L!而正常人在空腹状态下的血糖值为3.9—6.1mmol/L。经积极抢救,张老伯仍未苏醒,遂即刻被送入重症监护室接受进一步治疗。
经询问病史得知:张老伯已足足昏迷了27个小时!原来,张老伯有数年的糖尿病和癫痫病史,平时在家自行注射胰岛素,却从来不监测自己的血糖,家属也不
27小时之前,家属突然发现张老伯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全身湿冷。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这是低血糖的表现,而以为是癫痫发作,故给他服用了抗癫痫的药物,然后等待他苏醒。
这一等就是一天,然张老伯并未苏醒。经评估病情,他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因低血糖昏迷时间过久,张老伯脑细胞受损严重,终未苏醒过来。
糖尿病低血糖知识小科普
医生,糖尿病难道不是高血糖吗?为什么张老伯会因为低血糖而昏迷这么长时间呢?
糖尿病患者出现的症状并不一定就是高血糖。实际上,低血糖在糖尿病患者中大有人在,它是糖尿病患者需高度警惕的“沉默的杀手。”
那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低血糖呢?
出现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如下这几点:
一是降糖药物剂量过大。无论是口服降糖药,还是注射胰岛素,如果一不留神剂量用大了,都可能会“中招”低血糖;
二是没有按时吃饭或吃得太少。进食不足或是空腹饮酒都会引发低血糖;
三是运动量过大。运动量过大会增加血糖消耗,增加低血糖发生的概率。
低血糖的常见表现有哪些呢?
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mmol/L便是低血糖了。低血糖的常见表现有心慌、心悸、出汗、手抖、饥饿感,同时伴有情绪焦虑等症状,有时还会有意识改变、头晕、头痛、认知障碍,严重者会出现抽搐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症状。患者如反复发生低血糖,可出现没有任何先兆的低血糖昏迷。
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能表现为行为异常或者其他非典型症状,常会被认为是精神疾病的发作。
在日常生活中,糖尿病患者应如何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注射胰岛素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谨慎调整剂量;定时定量进餐;运动前应适当增加额外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运动后要测血糖;避免酗酒和空腹饮酒;随身携带饼干、糖果等含糖食品,一旦发生低血糖,立即食用。
定期监测血糖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在注射胰岛素期间,必须定期监测血糖,包括餐前、餐后、睡前、夜间、运动前后及其他情况下。需要依据血糖来调整胰岛素的剂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测血糖时,一般选择中指、无名指、小指的指腹两侧。
温馨提醒
在临床上,不乏有这样的老年患者——他们因受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对自己所患疾病的认知程度低,一旦患上像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疾病,需终身服药,依从性便不佳。且患病后,他们的心理状态通常是消极的。
作为患者家属,应给予日常的帮助和监督,支持与鼓励也十分重要。只有患者、家属、医护共同努力,才能击退疾病的折磨。
供稿:周春娟(重症医学科)
编辑:庄 昕
责编:陈雪华
责审:富胜瑛
签发:姚 亮
门诊时间:上午8:00—11:30下午1:30—5:00
预约就诊:—
服务监督:—
传
真:—
地
址:海盐县武原街道盐湖西路号
点个“赞”和“在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