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科普丨你所轻视的低血糖,其实比高血糖更凶
TUhjnbcbe - 2021/3/25 12:55:00

高血糖常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反而把低血糖不当一回事,认为哪怕昏过去也不是大不了的事。可是实际上,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加凶险。

01

什么是低血糖?

低血糖是一种症状表现,并非是疾病。当血糖低到了一定的限度,就是低血糖了。

不同人群,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在非糖尿病人的血糖<2.8mmol/L、糖尿病人的血糖<3.9mmol/L时,就可以判断是低血糖了。

02

为什么会发生低血糖呢?

过分节食甚至不吃饭、过量运动没有及时补充能量、空腹酗酒等,都容易发生低血糖。

对糖尿病人来说,吃药后没有及时进食、药物过量、体重减轻后没有及时调整用药等,也都会导致低血糖。

03

低血糖为什么比高血糖更凶险呢?

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危害广,但进程相对较慢;而低血糖虽发生偶然、短暂,但往往以小时计算,对心、脑等重要部位易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低血糖由轻到重的症状表现。

1、轻度表现:心慌、无力、头晕、饥饿感、出汗、手抖、烦躁。

△若没有及时进食,任由血糖继续下降,低血糖的症状就会进一步加深。

2、中度表现:言语异常如突然变得多话、答非所问;情绪异常如莫名兴奋或暴怒;精神异常如发呆、精神恍惚。

△此时若还没有采取急救措施,低血糖就要下狠手了。

3、重度表现:出现嗜睡、昏睡、昏迷等意识障碍。

△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可能直接进入重度表现。

别以为昏过去没什么大不了的,要知道低血糖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脑细胞会受到严重不可逆伤害,最终导致痴呆或者死亡。

所以,一旦身边人有低血糖表现,及时急救、阻止低血糖往严重方向发展,非常重要。

04

低血糖急救,注意这2点

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往往能消除低血糖的危害。

1、出现低血糖但患者意识清醒:

第一步,要吃糖。普通的糖果2~3颗,一勺蜂蜜、白糖也可以,都能迅速补充糖分,升高血糖。(馒头、巧克力、饼干等,血糖上升相对慢,不推荐此时吃。)

第二步,等待15分钟。吃了糖果后,通常15分钟糖分就会吸收到血液中,提升血糖值。此时,可以观察看看低血糖症状是否缓解,糖尿病人也可以测量血糖验证。若效果不明显,就再吃一次糖,再等15分钟。如此2次后,症状没好转、血糖依旧没上升的,应及时就医。

2、患者意识昏迷:

若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后,突然丧失意识、陷入昏迷,就要同时进行2步:拨打急救热线以及往患者牙龈处涂抹蜂蜜或糖水。

记住,此时就不要硬塞糖果了,患者不仅吞咽不了,反而还容易误入呼吸道有引起窒息可能。

05

警惕特殊类型的低血糖

低血糖也有几种特殊类型,危害更甚!

①夜间低血糖

夜间低血糖易在23点~5点出现,有研究认为50%以上有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在这个时间点。

夜间低血糖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也可能病发持续时间较长,发作也较频繁,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判断是否出现夜间低血糖:

△睡前血糖偏低<5.6mmol/L

△睡前一定要吃点什么

△睡觉时会出现盗汗、做噩梦等情况

△早上起床感到头痛、肩颈痛,浑身没力

提示:出现以上任一症状,一定要检测夜间3点左右的血糖,做好应对措施。

②苏木杰反应

指在夜间出现低血糖后,导致早晨空腹血糖反跳性升高,即出现高血糖,此类现象也被称为“假空腹血糖升高”。

△出现此类现象一定要减少降糖药的使用量。

③无症状性低血糖

有些糖尿病人低血糖发作时没有任何先兆,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陷入昏迷状态,十分危险!此类型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身上。

在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低血糖时人体会有保护机制,在刚发生低血糖时,会先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头晕、心慌、大汗、手抖等作为警示信号。

对于高龄老人及病程较长的高血糖患者而言,交感神经功能受损严重,所以发生低血糖时,交感神经无法兴奋产生警示症状,也就出现了无症状低血糖。

△这类特殊人群平时需加强全天候的血糖监测,其次对血糖的控制不要过严。空腹血糖控制在8.0-10.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0-13.0mmol/L就可以了。

大家万万不可轻视低血糖呀!

文章来源:健康之路、人民网、搜狐网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小三爷

审核:DONG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丨你所轻视的低血糖,其实比高血糖更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