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为何会导致低血糖
糖在人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正常情况下,血糖必须保持在一定的生理范围内(3.9~6.1毫摩/升)。
低血糖症是指空腹时血糖水平低于2.8毫摩/升。
人体摄入食物后,多余的能量会转变成肝糖原和肌糖原储存起来,当人体饥饿或者能量不足时,体内储存的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为葡萄糖,或通过脂肪分解的脂肪酸合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保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就是肝糖原异生与糖原分解反应。
通俗地讲,糖原就是人体能量的“应急仓库”,多余的时候储存起来,需要的时候“即取即用”。
那么酒精进入人体后又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它恰恰抑制了体内这个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糖原异生与糖原分解反应。故而,酒精进入血液后,有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
Jscdcwx
低血糖反应来得快,症状多
葡萄糖是脑组织的主要能量来源,但脑细胞储糖量有限,仅能维持脑细胞活动数分钟,因此一旦发生低血糖,患者即可能出现脑功能障碍,甚至昏迷。空腹饮酒会加快酒精的吸收,更容易发生低血糖。
此外,使用胰岛素或促进胰岛素分泌药物的糖尿病患者也是酒后低血糖的高发人群。
低血糖反应的症状一般出现得非常快,患者可能只会出现下列症状的一或两个,即空腹状态下,突然感到头晕、心慌、手抖、过度饥饿感、出汗、面色苍白、打冷战、行为改变或异常(如烦躁、哭喊、易怒、富有攻击性)、口唇麻木、针刺感、全身乏力、视物模糊。
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神志不清、全身抽搐、昏睡,甚至昏迷,危及生命。糖尿病患者基础血糖偏高,当血糖快速下降时,即便不到2.8毫摩/升,也可出现低血糖反应。
Jscdcwx
低血糖了立即补糖,及时就医
当家人或者朋友饮酒后仅出现出汗、手抖、心慌、乏力,而没有意识模糊、昏睡等症状时,只要及时补充葡萄糖就可缓解。
最理想的是口服葡萄糖补水液,或者含糖的果汁、牛奶、点心等。
没有糖尿病的人,酒后喝杯牛奶或者蜂蜜水,既可以保护胃肠道又能预防低血糖。但是如果饮酒者已经出现神志不清、烦躁、昏迷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有条件者可先测血糖。
逢年过节,难免觥筹交错,喝酒前应先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如饼干、面包等小点心,尽量不要空腹喝酒。
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皮下胰岛素注射者,更不能空腹饮酒。饮酒后应及时补充糖分,果汁、蜂蜜、牛奶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