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到底孰重孰轻
TUhjnbcbe - 2020/11/3 7:44:00
中药可以治愈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631560.html
医院订阅哦!

特别注意

医院看病时,大都会主动要求化验一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往往被忽略。其实,餐后血糖的重要性丝毫不逊于空腹血糖,两者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替代,只有这样,才能显著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空腹血糖VS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饮水除外)8~12小时以上,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由于空腹血糖受进食、应激等偶然因素的影响甚微,因此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如果是用药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患者头天晚上的用药量是否合适。

餐后血糖

餐后血糖是指从进餐后血糖开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这一段时间的血糖。临床通常用“餐后2小时血糖”来代表餐后血糖。

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可达到高峰,2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过2.2~3.3mmol/L。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饮食的质与量、胃肠道吸收功能、运动因素、餐前用药情况及自身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是第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等。

诊断指标

7.0mmol/L、11.1mmol/L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两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7.0mmol/L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均可诊断糖尿病。

不能只测空腹血糖

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尚能满足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的需要,因此空腹血糖往往正常;而进餐以后,由于患者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不足,不能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如果仅凭“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将会使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许多患者往往只测空腹血糖,而不太注重查餐后血糖,总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一天当中,人的血糖是在不停波动和变化的,空腹血糖控制的好并不能说明餐后血糖也控制的好,所以,血糖监测应该全天候。

如果只测空腹血糖,不测餐后血糖,很难掌握患者全天血糖变化的全貌,也无法了解治疗是否到位,选用的药物是否合理。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更强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子。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与控制都很重要,皆不可忽视。只有降低总体血糖水平,才能大大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从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重要性难分伯仲。在糖尿病治疗中,既要控制空腹血糖,又要控制餐后血糖。只有把两者都控制好了,才能实现血糖的全面达标,从而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药物分辨

二甲双胍类

适用于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无论是否超重、年龄(>10岁)除确切肾损害均可使用。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首选。

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起效快,药效在人体可持续6-8小时,对降低餐后高血糖特别有效。适合老年患者使用。

第二代磺酰脲类药

适用于成年型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或伴血管病变者。仅用于成年人,老年人及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第三代口服磺酰脲类药

每日口服1次。比其他口服降糖药更少影响心血管系统,适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

复方降糖

强效降糖,比普通单方降糖效果强5-10倍。药效持续24小时,一天只需一次。

降糖中成药

降糖作用平和,安全降糖,保护肝肾。可与各类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

?end?

往期精彩

夏季过敏最高发,3个用药方案轻松应对!

同是高血压,为什么有人降压容易,有人降压却很难?

医生最害怕的事——18个科室医生联合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到底孰重孰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