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头晕、心慌,却不是低血糖,糖尿病患者应该警惕这个无声杀手
日常生活中,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词汇很常见。而高血糖患者患上2型糖尿病的几率会比正常人大3倍以上。
若日常生活中出现心慌、头晕等症状时,很容易被认为是低血糖。但很多时候,喝完糖水其症状若仍不见减轻,建议及时检查,可能脑血栓所引发的症状。
检查后若排除脑血栓的可能性,此时患者的头晕、心慌等症状,很大原因可能是由于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
而体位性低血压是什么?为何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呢?
体位低血压——通常指的是人体活动的姿势不同,自身的血压可能出现过低的症状。
若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不及时控制,很可能出现糖尿病神经病变,也就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
虽然糖尿病神经病变没有生命危险,很可能引发意外跌倒的事故。尤其是老年人,若没有及时控制,会引发跌伤骨折等意外。
建议糖友们,日常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等症状,在体检测量血压的同时,要注意摔查是否是体位性低血压。
糖尿病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6个事项:
1、多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通常情况下,很多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血糖过高,其伴随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比正常人大很多。
饮食上应该多摄入不饱和脂肪酸,少吃一些饱和脂肪酸,尤其是动物内脏一定要少吃。
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指的是植物油和水产品,饱和脂肪酸通常指的是动物油、肉制品等食物。
2、按时吃饭,少吃多餐
饮食上要规律,一日三餐要按时吃,且两餐之间至少间隔四个小时以上。
尤其是低血糖患者,建议在保持日常三餐时,可以进行加餐。每餐不建议吃得太饱,每餐要给自己肚子留一些量,可以多餐,俺不要每餐吃得过多。
3、标注无糖食物要注意
无糖食物通常指的是不额外添加糖类物质,但其本身可能含有碳水化合物。
特别是市场上的一些无糖糕点,即使没有添加任何糖分,但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却极高,食用过多同样会导致体内血糖升高。
因此,在购买食物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其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4、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糖尿病患者体内血糖通常比较高,日常生活中尽量少吃糖分过高的食物,特别是含有葡萄糖、麦芽糖等成分的食物,尽量少吃。
5、清淡饮食
糖尿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少吃盐分过高的食物,少吃脂肪过高的食物。在烹饪方法上尽量选择蒸、煮、炖等少油方式。
6、适当补充蛋白质
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将少摄入碳水化合物理解为少吃碳水化合物,多补充蛋白质。
但如果你没有摄入适量的碳水化合物时,摄入的蛋白质会被人体消化吸收转化成能量,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因此,不管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都不能食用过多,保持适量、恰当的饮食,对身体健康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