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交期时节,气温变化大,冷热变化会是糖友心情烦躁,容易睡不好,为了御寒可能会不自觉吃多,再加上室外温度低,糖友会不自觉减少运动量,所以冬末春初糖友的血糖情况波动大,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糖友夜间易发低血糖!因为昼短夜长,糖友不能及时得到能量补充,这里建议糖友可通过日常的饮食调节来预防低血糖,特别是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具体怎么做呢?
一、糖友低血糖,甚至导致死亡!
低血糖的症状是呈阶段性变化,最开始是感到饥饿,随后会出现四肢发冷、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恶心等症状,而当血糖浓度逐渐降到更低的水平时,会出现惊厥及昏迷症状,进而导致死亡。
二、低血糖该如何紧急处理?
因无法预知低血糖何时会发生,因此,糖友一旦出现低血糖反应发作时,应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坐下或者躺下,以免摔伤,并且尽快进食糖类食品或饮料。
若服糖5分钟后症状无改善或变得更糟,应立即吃更多的糖,如果10分钟内仍然无改善,医院抢救。同时,注意低血糖被纠正以后,还要在下一餐前吃少量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点心或水果、牛奶等,以预防血糖再度降至最低点。
三、冬季,糖友如何预防低血糖?
1、为预防夜间低血糖,糖友睡前可适量食用含能量缓释系统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2、按时定量进餐,保持生活起居有规律。当不得已需延迟进餐时应预先进食适量的饼干或水果等。
3、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禁忌空腹时饮酒。
4、在医生指导下每日使用适量的降糖药治疗。并定时检测血糖,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提醒糖友切不可随意增加降糖药量。
5、保持每日运动时间及运动量基本不变。尽量安排在餐后1~2小时进行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不易发生低血糖。一般不宜在空腹时运动,如确有清晨锻炼的习惯,也应在运动前适当进食。当进行较长时间的活动如远足、郊游等,在活动结束后可适当增加饭量或适当减少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