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就跟大家盘点一下胰岛素最常见的4种不良反应症状及解决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如果遇到问题或出现症状请及时就医哦!
一、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胰岛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其主要表现包括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和低血糖中枢神经症,表现为心悸、乏力、出汗、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昏迷,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还可造成意识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
(1)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关于胰岛素方面的健康宣教;
(2)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可有效减少低血糖发生。糖尿病患者要掌握胰岛素泵报警后的应急处理,防止不能停泵导致的注入胰岛素过量;
(3)定期监测血糖,尤其三餐前后血糖,建议每周进行2~3次监测。随着血糖控制,所需胰岛素量会逐渐减少,通过血糖监测可以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低血糖。
二、胰岛素水肿
胰岛素水肿是患者使用胰岛素后出现腿部或全身性水肿,是胰岛素少见的不良反应,多见于首次使用胰岛素,尤其剂量偏大者。多见于应用胰岛素后血糖迅速得到控制的糖尿病,一般均能自行消退。
防治措施:
胰岛素水肿一般几周后可自行消失,无需特殊治疗,也不必停用胰岛素。关键是低盐饮食,避免摄盐过多而致水钠潴留加重。个别水肿程度较重者需要加用小剂量利尿剂,以防止引发心力衰竭。
三、胰岛素过敏
胰岛素过敏反应可表现为:发红、疼痛、瘙痒、荨麻疹、肿胀或炎症。据统计,在所有使用胰岛素的患者中,出现局部过敏反应的比例为5%~10%;而全身性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仅0.07%。
防治措施:
局部胰岛素过敏可考虑将胰岛素分次注射、更换注射部位、服用抗过敏药物,或糖皮质激素等处理。若上述治疗失败或全身性过敏时,需考虑更换不同类型的胰岛素。更换前进行皮肤过敏测试有助于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率。
四、肥胖
体重增加是胰岛素治疗时另一个重要的不良反应,多发生于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严格,或治疗前超重的患者。
防治措施:
(1)加强运动,运动可以激活葡萄糖在肌肉中的转运过程,增加葡萄糖的利用;
(2)饮食控制,控制总热量,根据体重、年龄、活动量分配食物,适当增加粗纤维蔬菜的摄入。
此外,有些糖友注射时还会产生疼痛的感觉。疼痛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其实注射疼痛感完全是可以减轻的。贝普医疗的蜂鸟针,主打“硬针尖”技术,把针尖需要的细和硬结合,大幅度降低了注射时的疼痛值。硬针尖也造就了针头的不易折断,令糖尿病患者日常使用的舒适度和安全系数均大大提高。
以上应对措施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