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患上糖尿病以后就很惊慌失措,急于寻找方法治疗疾病,但是却经常矫枉过正,采取的一些的过分行为不仅没有降低血糖,反而引起了血糖的波动。
过分依赖药物
西药治疗往往可以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很多糖尿病患者把药物的降糖效果当作治疗效果,觉得还是降糖药效果最快,最有效。殊不知降糖药只能单纯地降低血糖,达不到任何的康复效果;并且患者如果只单纯依赖药物来治疗糖尿病只会让用量越来越多,到最后胰腺受损,药物又产生抵抗,只能使用胰岛素来降低血糖。而饮食和运动控糖,虽然效果比不上药物行之有效,但是从长远来看能够真正控制血糖,并且还能帮助药物增加疗效。
过分降糖
有的病患一看到高血糖就很紧张,千方百计想把血糖降下来。于是就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比如加大药量,增加锻炼之类,殊不知万一引起血糖波动就更麻烦了。
过分节食
糖尿病其实并不是体内的糖分过量,而是胰岛出了问题难以处理这些糖分,导致了体内的糖代谢产生了问题。所以节食并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这是很多糖友对饮食控制的观念有误。还有的糖友会拼命戒除主食,对碳水食品深恶痛绝。但是碳水食物是人类主要的能量来源,缺乏碳水化合物很容易引起低血糖症状;另外碳水化合物也是大脑的最主要能源,一旦摄入不足就会出现记忆力降低、头晕等症状。
总之,节食只会引起患者的营养不良,如果人体得不到必要的营养补充,患者的免疫力就会不断降低,更加不利于糖尿病的病情。
过分运动
运动对糖尿病来说是一剂补药。但是过度的运动就只能带来2种坏结果:一种是血糖升高,严重会导致酮症酸中毒;一种是血糖降低,引起低血糖。相信这2种严重的后果都不是患者愿意承受的,所以一定要适量运动。
过分担心
有些人把糖尿病当成绝症,把糖尿病无限地妖魔化,越是如此看待疾病,心中越是充满了悲观绝望的情绪。而情绪的起伏也会带来血糖的波动,所以糖尿病患者除了合理进行饮食和运动外,一定要把情绪控制也考虑进去。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的是综合性的调理,患者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合理使用,这样既容易坚持,又能够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