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5/18 18:38:00
周三下午,正当我按照顺序访视第二天要手术的病人时,腹部外科的护士站传来的嘈杂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虽然刚刚结束的手术室内麻醉工作已经快让我筋疲力尽了,但内心的好奇还是让我停下了脚步。只见一个50岁上下微胖的女性站在护士长前面,用手指指点点病刻意提高嗓门在那里嚷着。看那意思,似乎越多的人听见越好似的。由于大家都是常年在临床摸爬滚打,因此对这场面一点不陌生。在医学尚未完全破解各种疾病之前,医疗过程就一定会与各种意外和并发症长期并存。因此,常常有不理医院闹。殊不知,即使顶尖的医疗机构或医学专家对很多疾病都是束手无策的。医生不是神,只能以现有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治疗。因此,当遇到极特殊情况时,难免出现意外。看到这场面,看热闹是假,为同事打抱不平是真的。试想,哪个医护能真心去还病人。医者仁心,这是最基本的底线。听到她在那里吵,我慢慢听出事情的原委了。问题的关键在于,今天中午,护士为她丈夫换点滴的时候,为他丈夫换的是一瓶糖,而他的丈夫本身是一位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病人。在她的认知中,糖尿病病人怎么能用糖呢?这不是害人呢嘛!尽管护士一再向她解释,这是医生下的医嘱,她也和医生确认过,她只是按照医嘱执行。但病人的妻子就是不依不饶,让她等医生下手术台再说,她就是不肯,似乎逮到了医生把柄一样。此时,周围的病人及家属越聚越多。护士长满脸赔笑,恳请她小一点声,照顾一下病房内的其他病人。看那意思,除了让她认错用错药了,其他什么都好商量。顿时,我的心里涌上一股很难受的滋味。这都什么人呐,我们没日没夜的为了大家的生命健康在拼着,换来的就是你们这样的对待嘛。如果不是以往有同事被院领导教育的前车之鉴,我真想上去扇她两下。但此时,我知道那样太鲁莽,整体环境对医护都是不利的。于是,我也加入劝说的队伍中。不一会,保卫科的同事也赶了过来。也许是看到我们这边的气场强大,她也逐渐降低音调,并同意到医生办公室等医生下手术台。到了医生办公室,她只是不嚷了,但看那表情的意思——看你们怎么办!同事有难,不能袖手旁观。在我了解外科同事的处置没有问题时,我决定先去努力一下。当务之急不是对立,而是让家属了解医生的处置是正确的。我心里在想:如果家属都能搞得懂,那还要医生干嘛?我和她解释说:糖尿病虽然怕血糖高,但高血糖对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损害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血糖短暂性升高,如果在监控范围内是不会有大问题的。况且糖尿病病人对血糖高限数值的耐受比正常人高得多。在内分泌科,经常会遇到血糖高达几十的新入院病人。因此,不用太担心血糖短暂的升高。糖尿病病人最怕的就是低血糖,过低的血糖可引发致命风险。因糖尿病病人的根本问题不是血糖数值高,而是葡萄糖利用率下降,也就意味着糖尿病病人机体是时刻处于饿的状态。因此,治疗糖尿病的原则不是限制糖的摄入,而是增加糖的利用率。紧接着,我让她去病房看一下那个点滴瓶上的药物配伍里是不是有胰岛素。我告诉她,胰岛素就是用来帮助人体转化葡萄糖的。当她看过那个点滴之后,马上就变得非常不好意思道:哎呀,对不起啦,是我愚昧,我应该问清楚的。我对她笑了笑道:没事的,你丈夫没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