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和糖尿病患者做一对一卫教时,发现很多糖友在处理高血糖时,要么吃的很少,要么使劲运动,要么多加一颗药,使得血糖要么居高不下,要么就发生低血糖,总之是控制不到理想范围。那么在糖尿病自我管理中,我们如何做到适度呢?如果采用“过度”控制血糖的行为,又会有哪些危害呢?如以下6方面:
1、不要进食过少
(1)进食过少会导致脂肪肝;
(2)还会造成五大营养素的摄入不足,导致患者营养不良;
(3)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微量元素缺乏等问题。
2、不要运动过量
(1)会造成机体应激状态,使升糖激素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2)可诱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糖尿病眼底出血、心脑血管意外等。
3、降糖速度不要过快
(1)造成视物模糊;
(2)引发低血糖反应;
(3)造成血糖波动,使血糖忽高忽低,对糖尿病控制不利;
(4)损伤脑细胞:多次反复发作的低血糖可损伤脑细胞.引起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
(5)导致心肌梗死:低血糖会使心脏出现供能、供氧障碍,导致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甚至心梗。
4、不要快速减肥
(1)免疫力降,容易发生其他疾病;
(2)骨折风险增加;
(3)某些应激状态下的耐受力低下;
(4)经不起疾病消耗;
(5)损伤和外伤愈合缓慢;
(6)对寒冷的抵抗力降低,增加死亡的风险。
5、不要依赖他人
如依赖医生、依赖家人、依赖药物。
(1)依赖医生、家人:对自己的病情完全不了解,如果有特殊情况,都无法处理,如:低血糖;
(2)依赖药物:只保证药物的规律服用,却不管饮食、运动的控制,完全靠药物来控制血糖,基础没有打好,血糖照样不达标。
6、不要生活在忧郁中
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心理负担较重,一方面是担心糖尿病引起并发症,一方面是担心长期治疗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但是沉重的心理负担,会影响血糖控制。
(1)会直接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最终导致血糖紊乱;
(2)在紧张等应激状态下身体会释放很多激素,如肾上腺素,它会让血糖迅速升高。
所以,糖尿病患者需要掌握足够多的糖尿病知识,通过自己的“实战”经验,总结适合自己的食物及饮食方式,适量、循序渐进的运动,按医嘱服药降糖药,以自己为主,医生指导的方式为辅,积极控制血糖。千万“不要”运用“过度”的方式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