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印象里,会得糖尿病的似乎都是老年人,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甚至是儿童,正在成为糖尿病的受害者!
若血糖异常或病情加重,身体上会产生一些变化来“提醒”你。
如果睡觉时出现以下5个异常,那么就要警惕了,尤其是最后一个,很多人意想不到!
01
出现这5个异常
体内血糖可能“超标”
1.皮肤瘙痒
如果总是感觉腿上有很多虫子在爬,止不住地想挠,难以入睡,那么可能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病变,从而出现这种感觉异常。
2.手脚麻木
如果平时会有手脚麻木、对温度和疼痛的感觉减退或消失,甚至有钝痛、刺痛或触电的感觉,那么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带来的。
一旦出现手脚麻木的症状,建议尽快到内分泌专科门诊进行检查。
3.尿量增加,尿中有泡沫
如果发现自己尿量明显增多,出现大量泡沫,还有一种烂苹果的味道,很可能是由糖尿病引起的。
如果尿液泡沫短时间内自动消散,一般无需担心。但若尿液泡沫长时间不消散,可能是肾脏问题,医院进行尿检。
4.口干口渴
如果喝了很多水后,能得到短暂缓解,但很快又会感到口渴,那可能就是糖尿病“找上门”了。血糖若控制不到位,还会加重口渴的程度。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可以稀释血黏度,有利于血糖平稳。
5.性功能障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糖尿病除了可并发眼、肾、神经、心血管等慢性并发症,还可能会影响男性的性功能。
长期的高血糖会诱发一些不良反应,导致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病理生理改变。有部分患者等出医院就诊,才发现自己患有糖尿病。
一旦患上糖尿病,一般需要终身用药,而且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可能致残致死,因此,及早发现、及早控制非常重要。
02
糖尿病饮食治疗的6大疑问
1.得了糖尿病,就不能吃水果吗?
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素对人体是有益的。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水果不能完全不吃,也不能随便吃。
在血糖控制稳定,空腹血糖≤7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10mmol/L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些水果。
但是要注意选择含糖量低、水分高的水果,比如草莓、柚子、猕猴桃和圣女果等,而且要在两餐之间吃。
如果吃水果后的2小时,发现血糖波动大,或者血糖异常,那么暂时还是要忌口。
2.无糖食品可以放心吃吗?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些无糖或低糖的食品来帮助控制血糖。
但是,市面上很多“无糖食品”指的是不添加蔗糖,但是很多为了口感都添加了糖醇、果糖等甜味剂,因此在选择食品时,建议先看一看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3.饭吃多了,可以多吃点药来抵消吗?
有些朋友遇到一些自己爱吃的食物,会忍不住吃多一些,并试图多吃一点药来“抵消”,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降糖药、胰岛素等药物的剂量调节非常复杂,除非是医生或药师给予药量调整的建议,否则不能胡乱调整,这不利于病情的控制,甚至可能带来低血糖等后果。
4.吃粗粮对血糖友好,能不能只吃粗粮?
粗粮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利于控糖、通大便,但凡事皆有利弊。如果吃太多的粗粮,反而可能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影响其他营养的吸收。
想要降低餐后血糖,可以在吃主食时做到“粗细结合”,比如用大米与豆类混合煮成杂粮饭、用薯类代替部分米饭等。
5.控制饮食后,饿到不行怎么办?
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既可以避免餐后血糖过度上升,又可以克服饿的问题。可以多吃一些大体积、低热量的食物,比如白菜、冬瓜、茄子、豆类等。
同时,在主食控制方面,可以循序渐进,比如每周减少一些,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每日主食摄入量控制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