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其中占比例最多的就是老年人。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不仅仅让患者承受着痛苦,而且也增加死亡风险。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积极预防并发症。
老年糖尿病患者该如何控制血糖?
1、运动方面
糖尿病患者可选择中低强度运动和强身健体的运动,前者能帮助改善餐后血糖,运动时间安排在饭后15~20分钟后,运动时间达到30分钟,比如散步或慢跑等,能消耗体内多余糖分,减慢餐后血糖升高速度;后者是一周运动时间达到分钟以上,比如跳有氧操、游泳以及抗阻训练等。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动不方便,推荐坐位、卧位等抗阻运动,有助于康复。
2、饮食方面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来控制主食摄入量,首选低升糖指数、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低糖水果、杂豆类和燕麦以及玉米等。安排好吃饭顺序,先喝清淡的汤,其次是菜类和肉类,主食安排在最后,能避免餐后血糖升高。同时应减慢吃饭速度,吃饭时应细细咀嚼,避免狼吞虎咽而造成血糖升高。
3、控制血糖目标因人而异
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控制血糖目标,如果老年二型糖尿病患者预期寿命长,没有低血糖风险,重要器官没有发生病变,那么糖化血红蛋白应控制在7.0%以下。
部分患者疾病处于极早期,血糖波动幅度小,应严格控制血糖目标;如果病情严重,尤其是必须注射胰岛素时,没有掌握好用药剂量易导致低血糖,此类患者应放宽控糖标准;部分糖尿病患者脏器功能已衰退,比如肝肾功能衰竭和心功能衰竭等,若仍然服用大量降糖药可增加脏器承受的负担,弊大于利。
4、定期筛查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筛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通过检测空腹血糖能了解具体利用葡萄糖能力;通过餐后两小时血糖能及早发现糖代谢问题;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最近3个月血糖水平,并不会受到饮食和其他因素影响,有利于优化治疗方案。
另外,短短时间内血糖波动幅度太大可直接冲击血管壁,造成动脉粥样硬化,随着粥样块逐渐增大可堵塞血管,造成脏器缺血缺氧,从而带来意想不到的危害,所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