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糖尿病患者这么说:“哎呀,空腹血糖这么高,肯定是晚上吃太多了!”然后你就开始疑惑,难道真的是我吃多了吗?其实不然,空腹血糖高跟吃了多少东西,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关系。真正影响空腹血糖的,是另外3个“隐形杀手”。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空腹血糖高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元凶”。
空腹血糖高是什么意思?多高算高?空腹血糖,顾名思义,就是在空腹状态下(通常指餐后至少8小时)测量的血糖水平。它是用来评估人体对血糖调节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重要依据之一。
那么,多高算高呢?一般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在3.9—6.1mmol/L之间。如果空腹血糖超过6.1mmol/L,但未达到7.0mmol/L,被称为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的前期表现。如果两次空腹血糖测量值都超过7.0mmol/L,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因此,空腹血糖高意味着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了正常范围,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对于已经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空腹血糖高更是需要严格控制,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为什么会出现空腹血糖高的情况?
在人体内,葡萄糖是主要的能量来源。在没有进食的情况下,肝脏会储存糖原,并在胰岛素的作用下不断释放入血液,以满足机体对葡萄糖的需求。这种释放过程有助于维持空腹血糖的稳定。空腹血糖能反映胰岛B细胞的功能,尤其是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
空腹血糖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如天气寒冷导致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降低机体对碳水化合物的利用和吸收)、饮食因素(如夜间进食过多或过于疲劳会影响血糖代谢)、疾病因素(如糖尿病、颅外伤、高血糖等疾病会打破机体动态平衡,导致空腹血糖升高)以及检测时间(如检测时间过晚或过分控制饮食)等。
为了获得准确的空腹血糖值,一般建议在抽血前一晚十点后就不要再吃任何的东西。如果空腹血糖出现异常,建议及时就医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可能会说了,既然空腹血糖受饮食影响,那么晚上就不要吃东西了。真这样吗?空腹血糖高通常被认为与饮食习惯直接相关,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空腹血糖的升高与3个因素更加密切:
剩余48%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