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90后援鄂护士的真实武汉见闻
TUhjnbcbe - 2025/2/28 18:15:00

01、请战赴鄂

我是95年的,2月初请战前往武汉支援。

要走的时候,十万火急,来不及收拾行李。甚至出门的时候,我连家门钥匙我都没带,也没敢跟任何人讲。

出发前两天我还跟我爸说,我准备出去找个对象,如果找到了,那我就闪婚,反正道路都封了,我也不回来了,你和我妈知道就行,到时候我把彩礼给你打回来。如果你收到彩礼了,那代表我已获得幸福,如果没收到,那只能说明我适合晚婚,所以你要有准备,如果我以后没钱了,那就还得找你要。

不过,我会尽量不花你的钱。

不得不说,父母跟孩子之间,永远有代沟,我觉得我爸就是典型的钢铁直男,他明白不了我说的话。

就这样两天后,我到了武汉,出站后还下着雨,特别冷,这是我第一次来武汉,我的心里是激动也是害怕。

我的同学们,有最早来武汉的,有比我晚的,还有因为害怕而没来敢的。

最早来的那几个,医院,后来过来的,基本上在方舱。

还有其他的,有的分在隔离点,有医院。

总之就是,当时所有的科室都是关闭的,开放的区域只有新冠。

还有同学说,医院比较小,防护物品下不来,防护服每次只能穿一件,从早穿到晚,晚上脱下来用紫外线灯照一晚上,第二天接着穿。

没有帽子,就用鞋套代替,口罩也不是外科的,一上班就是十几个小时,楼上楼下跑。

我在输液室待过几天,从没见过那种场面,人特别多,有的还没扎上针,就死了,一倒就是好几个。

我们几个护士哪个顾得上哪个就接着输液,总之换着来处理尸体,从上到下消毒,酒精擦拭,联系火葬场的人过来。

我的整个手都是发抖状态,但就那样也要接着扎针。后来火葬场的人来和我们对接时说了一句,其实我们那边比你们忙两倍,只不过我是志愿者,我们这里也都是90后。

我记得微博上曾经说过一句话是,年全世界守护着90后,的新冠肺炎,90后要守护着全世界!

02、初入隔离区

几天后,我开始进入病区,病区是肿瘤病房临时改造的,所以都是上了年纪的重症患者,我们管年纪大的老爷子叫“爹爹”,女的叫“婆婆”,(我跟着武汉的同事学来的),我叫了两天才叫顺口,早上发早饭时,就要说“爹爹,婆婆,过早了。”(过早就是早饭)

病区活儿多,任务重,进去前不吃不喝,只是为了避免中途上厕所。尤其是面临生理期痛经的时候,痛到爬都爬不起来,直冒冷汗,只能吃布洛芬,而吃布洛芬吃不了饭,刺激的胃又非常难受。

我们防护服里面都穿尿不湿,说实话,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给自己穿尿不湿,样子非常好笑,还感觉特别怪。

但进入病区后,一会儿时间浑身就被汗水浸透了。在病区,除了基本护理之外,大部分患者还要做透析,那些患者除了新冠,还患有好几种其他病,有的能简单活动的,我们用轮椅推,有的一点都不能动的,饭要喂,药磨碎了喂,喂也喂不进去的,就用注射器一点点打到嘴里。

但那会儿根本找不到清洁工,所有清洁工作全由我们来做,白班,夜班,二十四小时轮转,交班之后就开始做清洁。

从病区出来后,防护服像是被汗水洗过两遍,护目镜一摘,头上的汗水像雨一样往下掉,内衣,袜子,全都是汗洗过的。

尿不湿就像不起作用了一样,也是湿透的。

因为太闷,每个护士的生理期,都因为穿尿不湿时间过长而导致过敏。

有些不能动的患者,很重很重,我们是三个护士一个小组,时间长之后,患者就会依赖你,就非要求我们喂她吃饭,因为太重,我们把她扶起来都需要三个人扶才行,患者自己一点劲也愿意不使,尤其是女护士都瘦,没那么大力气,搬一会儿就喘的不行,而患者体重在斤以上,即使是男护士,也要两个人才能搬起来。

病区里还有个爹爹,总是嚷嚷着自己想死,看见我们之后就问我们,怎样才能死。甚至我们喂他吃药,吃饭,他都说是我们要害死他,又不让他快点死。

后来他知道我们都是从外地过来支援的,年纪都还小,才开始配合我们。

心态变了,药也肯吃了,不到一个月,他就出院了,顺利进入轻症隔离点。

03、共同抗疫

脱掉防护服后,整个人都像是被掏空的,四肢酸痛无力,抬都抬不起来,肚子早就饿过了头,两瓶农夫山泉灌进去,肚子虽然鼓起来了,但嘴里没有任何解渴的感觉。

有一次一起在清洁通道穿衣服,有个护士问我是不是00后,看着比较小,我说不是,我是90后,站在我后面那个妹子,说她也是,她是98的。

我问她过来这里,有没有让父母知道,她说有,她是独生子,父母担心,天天给她发红包,她说想买辣条都没地方买,到处都是关闭的,希望早点结束。

总之各有各的故事,每个人来的都不一样,其他几个都是80后,有的刚结婚一个月,还有一个差六天才出月子,都是想尽办法背着老公,婆婆偷偷过来的。

听到她们的故事后,我顿时觉得自己很幸福,虽然我家里只有我一个女儿,但至少我是单身,有什么情况不必拖家带口。无非父母会伤心难过一阵子,但跟人家那种孩子才几岁,哭着喊着要妈妈,却看不见妈妈的比起来,真的是幸福很多很多了。

科里护士长问我说,小乔你知道人生四大喜事是什么嘛?我说我知道:“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她说,那你最渴望的是哪个?我说,那必须是金榜题名啊,我是一定要考研的人。

至于洞房花烛夜,有也行,实在没有就养老院见,也不错啊。

那你过来支援,怎么跟你爸妈说的,我立马回复了句,大姐,你觉得这种事情能让爸妈知道吗?哪个不是兜不住了,才先斩后奏的。

不过我比较叛逆,他们和我开视频的时候,我都是四处找角落当背景,生怕被他们发现。

有一次因为低血糖加脱水差点晕倒,就被一个门诊患者扶着靠在了墙边,他说,你看你瘦的,你们倒下了我们怎么办?来我把我面包给你,你吃了再去上班,回去后好好补点营养啊。

我说,我们吃不了,你们的三餐比我们都丰盛,我们除了面包就是牛奶,像你们吃的包子,米粉,蒸饺之类的,我们只有看看的份。

而我们上班时间长,穿衣服前不能吃东西,如果中途离开病区,穿脱都要时间的,那样大家忙不过来。

有些患者会觉得我们很不容易,有些患者就不会理解。

那天科主任找我说,你虽然瘦,但是很能干,脑子转的也快,干活也利索,我们很喜欢跟你搭班,支援结束了就别走了,留在我们这里好不好?你老家是哪里的?跟你家里说一下。

我说我老家是河北的,我在北漂,但我还是得回去,疫情虽然严重,但如果顺利,我还是会准备考研,如果不顺利,那就二十年后我还是一条好汉,我父母还不知道我来支援。

虽然每天很累很累,防护三层,看上去笨的像熊一样。但做到了自己能做的,心里还是无比无比的开心。

真的,如果不去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有多能干,包括裹这么严实,还能上下来回跑着运送病人,做各种操作,能在半夜下着大雨,雨伞都被掀翻,还有电闪雷鸣,医院的路上,都没怕过。

挺骄傲的,虽然脸上都是痘痘,痕迹,后背捂出来的都是痱子,两个多月下来,只吃泡面,盒饭,每个人都吃到吐。

还有当家一样的地方,是第一次住了三个月的酒店。

04、最后的话

我是我奶奶带大的,她今年85岁,脑梗后遗症,一会儿清醒,一会儿糊涂,还有点聋。

我在支援的时候,有一次她要我姑跟我开视频,她非要看我,她说她在电视上见到了好多的医生,还有人和我长的很像,她也不知道那么多医生要干什么,总之她就是和我说,电视上说医生们都去了南方,去了好多人,我看看你去了没有,我也不知道去那要干什么,反正你听人家的,人家让你去你就去啊。

你看你这小个头,总也不往上长,你记得多吃点饭,你看看人家上了电视的医生都比你高,是不是上了电视就长高了?

你好好干,可别偷懒,好好给人家治病,我就你这么一个孙女儿,别不回来。

他们说我不长个是被心眼儿压的,只有我自己觉得我是基因跑偏。

也总觉得还是应了那句话,“你看看人家”。

“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都是最听话的,最好的,永远不让父母失望。

“自己家的孩子”就是,我怎么就生了你?除了懒还有偷懒,干啥啥不行,成绩排倒数,花钱就第一。

我跟我妈说,我要考研,我妈说考什么研,都多大了还考研,人家医生护士都去湖北了,谁有时间给你考?

你信不?我也在湖北,我只是偷偷摸摸的,先斩后奏而已,想打我不?来呀,够不着。

我给你看看我好看不?我给自己裹了三层防护,你还觉得我丑嘛?我还会变身,你看我穿防护服像不像迪加奥特曼,就是马上打怪兽了的那种。

不像,奥特曼一米八,你一米五,能不给人家添乱不?

是亲妈,我果然是充话费送的。

不过说到底,其实成年后,无论经历什么,面临什么,都无法跟父母说,唯一能说的,就是报喜不报忧。

就像为什么来支援呢?

因为相信别人可以的,你也可以。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

而英雄只是别人的定义,唯有真善美才属于你自己。

你所做的任何事,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心。

这就是今天的21世纪新时代独立女汉子:真,善,美,样样具备,还是二十岁刚出头的鲜肉级别95后!

这也是我,体重轻,个子小,但责任重,勇气嘉,能量大,不辞辛苦,不负前行,不论生死,不计回报,还超爱写字的援鄂美小护(小乔)。

1
查看完整版本: 90后援鄂护士的真实武汉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