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生活里需要多一些默默的会心一笑Lens
TUhjnbcbe - 2025/1/8 21:35:00

为什么有些动物讯息能让人感到平静?

科学家有过一些发现,比如:与动物互动,能够降低皮质醇、增加催产素,从而营造出镇定和舒适的感觉;有糖尿病的青少年在照顾鱼时,能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患自闭症的孩子,和豚鼠在一起玩时,焦虑会降低……

就算是在网上看一些可爱的动物影像,也能明显减少压力和负面情绪。

我们整理了下面这些“动物新闻联播”,希望它们能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些发自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松鼠在无意中种植了很多树木,因为它们会到处藏坚果,但又常常忘记藏哪儿了。

如果遇到被抛弃的松鼠宝宝,大松鼠们会领养它们。

企鹅想要“求婚”时,就会给对方送一颗小卵石。大致相当于人类的定情戒指。所以,雄性企鹅经常会为了得到最光滑的石头而互相打斗。

企鹅蛋一般是由成年雄性企鹅来孵养。同性恋企鹅如果想当爸爸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偷”。

有些“小偷”还会在偷走蛋后,在原处放一块石头来骗过其亲生父母。

就像人类使用自己的名字一样,海豚能用各自独特的口哨作为自己的“名字”。而且,同一群的海豚能学会模仿这些特殊的叫声,相当于能叫出彼此的“名字”。

海牛的浮力主要靠放屁来调节。

乌鸦是一种会开玩笑的动物……这是真的。

它们很聪明,还能记住“骗子”,并拒绝与不公正的同类打交道。它们一起觅食,将得来的食物公平分配。如果有乌鸦“贪污”,它们就会马上对其失去信任,不再跟它合作了。

猫头鹰的眼睛虽大,却不能动弹,只能依靠脖子转动——但人家的脖子能旋转度。

这张是不是更有动感?

争夺领地时,雄性大熊猫“双手”倒立往树上小便,谁撒得最高,谁是胜者。

环尾狐猴群体则比较简单:闻起来最臭的就是老大。猫如果不把自己的粪便埋起来,是在宣告:它才是老大。不过,大多数猫是把自己的主人当作“老大”。

狗在拉大便时会感到很脆弱,因此会看向主人以寻求保护。于是就经常出现一种尴尬的凝视......

鹦鹉的语言能力我们都领教过,也有不少因此惹事的。比如,安德鲁·杰克逊(美国第七任总统)的宠物鹦鹉被赶出了他的葬礼,因为它在葬礼上不停地咒骂。

很多动物是群居生活的,即使像猎豹那般勇猛的,在落单时,也会感到脆弱,需要帮助。大阪大学的HiroshiNittono教授说,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画面,能让我们从无聊或紧张的生活状态中解脱出来,唤起心中温柔的感觉,“这都是我们平常所缺乏的”。

水獭睡觉要手拉手

水獭睡觉时会互相握住手,这样他们的同伴就不会漂走了。

特别小的水獭宝宝,则是趴在妈妈的肚子上睡觉。

它们的保护欲很强,不仅是睡觉,有时连吃饭、玩耍时,都会手拉着手。

奶牛有好朋友,

对它特别重要

据北安普顿大学的研究显示,母牛很看重友谊,当被最好的朋友围着时,它的心率会显著降低,也变得不那么怕生。而如果和朋友分开,它会感到压力。

母牛也很愿意对人类表达好感,不过,如果人类粗暴地对待它,它也会记着,下次见到时会有恐惧反应。

另外,科学家证实,当母牛听到柔和的音乐时,产奶量会高一些。当它们听到R.E.M.的《EverybodyHurts》和LouReed的《PerfectDay》时,会达到最高的产奶量。

小猎豹非常害羞,

特别害怕独处……

猎豹看似凶猛,实则是一种很害羞的动物。尤其在幼年的时候,特别害怕独处,会莫名地焦虑。可想而知,动物园里的猎豹会过得多么不开心。

要怎么解决呢?这就要有请动物界的“万能小哥”——supportdog。

就像它们帮助有生理或心理障碍的人类一样,它们会陪伴小猎豹玩耍,帮助它们建立自信,直到它们长成美丽的大豹子。

海豚妈妈也要和腹中孩子说话

科研人员发现,海豚妈妈在分娩前两周时,就开始教孩子怎样打“口哨”,分娩后,还会再教两周。而这段时间,海洋馆里的其他海豚会变得比较“安静”,可能是担心自己的声音会干扰海豚宝宝的学习。

小狗也知道“女士优先”

卡米尔·沃德和她的团队发现,在幼犬比赛中,雄性幼犬会倾向于让雌性幼犬获胜,并推测这样做是为了在将来吸引雌性幼犬与它们玩耍。

在瑞士,

让宠物孤独生活是犯法的

在瑞士,仅仅饲养一头豚鼠是非法的,因为它们是群居动物。瑞士法律规定,“群居动物禁止单养一只”,如果只单养一只,让它们在孤独的环境下生长,等同于“虐待”。所以,豚鼠、鱼、虎皮鹦鹉等,都必须饲养多只。

如果是养猫,需要保证它能够在户外活动,或是通过窗户能够看到其他同伴,否则也必须养两只以上。

如果是养狗,则要经过培训。

我们喜欢那些很聪明的动物,比如大象、海豚。聪明,也意味着情感更丰富——有很多动物,在面对同伴的死亡时,有着和人类相似的告别式。

同理,当它们受到人类的伤害时,也会更痛苦:

“大象看人类,

就像我们看猫猫狗狗”

大象的大脑运作和人类很相似。科学家发现,大象看到人类时,脑部的反应就像人类被猫猫狗狗萌到时一样。它觉得人类很可爱。

但正因为脑结构发达,所以大象也有着丰富的感情。

大象会为死去伙伴举行哀悼仪式——葬礼上,所有大象都聚集到死去同伴的身边,围成圈。长鼻低垂着,一遍又一遍地从尸体上抚过,就像平时互相嬉戏那样。所有的象都试图用鼻子将躺在地上的同伴抬起。在一次又一次失败后,围成圈的象群就开始仰天长啸。

呜咽停止后,它们会在静默中,用树枝和泥土盖满逝去伙伴的躯体。

在迁徙途中,如果发现同类的骸骨,象群便会止步不前,用脚和鼻子轻轻摩挲地面,直到沙土被掸清,同类的骨骼露了出来。然后如同对待逝去伙伴那般,盖上土和树枝。

而看到亲人遇害,大象也很容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猩猩的葬礼:

只为了能多看孩子几眼

猩猩妈妈对夭折幼崽有独特的缅怀仪式。很长一段时间里,它们将幼崽的尸体背在身上,或是抱在怀里。无论觅食、休息或在密林里穿梭,都不松手,形影不离。

无需活动的时候,猩猩妈妈会不断用手抚摸怀中夭折幼崽的皮肤,摘掉沾附在其上的脏东西,以此试图延缓尸体不可避免的腐烂。一直到尸体面目全非才将其埋葬。

有时,这个过程会持续超过一个月。

一鲸落,万物生

以群为活动单位的鲸,在老去病死前便会离群而去。当鲸死亡时,身体就会慢慢沉到海底。之后,一架鲸尸至少能支撑四十三种物种的存活,成为深海里孤独的遗泽。

我们常常有一个疑问:宠物到底爱我们吗?这种爱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有的宠物会梦到主人

和人类相似,狗也会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做梦。哈佛大学心理专家发现,狗梦到的内容几乎都和主人相关,比如哪些举动又让主人高兴了——可能是世界上最真诚的工作复盘。

南非开普敦大学的克里教授说,许多宠物都曾经梦见过它们的主人。狗大概会在一年后,脑中形成清晰的主人画像;猫则只需要9个月,就能梦见主人了。

狗和人,真的有家人之爱

研究证明:狗总是主动接近人类,刚出生几个月的小狗,就更想亲近人而不是其他大狗。当主人离开不在身边的时候,狗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当它们被抚摸时,血压会相应降低。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家人之间的爱。

对人类和狗来说,联系个体的行为是通过大脑以不同方式吸收一种分子混合物来维持的。其中许多是由包括加压素和催产素在内的脑激素控制的,催产素是一种(被过分夸大的)’爱‘分子,它的分泌会带来幸福感的上升。有趣的是,狗在与人类互动时就会产生这种反应。

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猫的身上。一项小规模的研究表明,猫在被人领养后,催产素确实会增多。所以也许爱的确是存在的,不过猫的催产素含量只是狗的五分之一。

猫会安慰人吗?

“我的男朋友有焦虑症。每当他惊慌失措时,我们的猫就会坐在他身上。它总是会安慰他,并使他平静下来。当我因为祖母去世感到难过时,她也不会让我一个人待着,会安静地坐在我旁边。”

很多人都分享过类似这种细节:在失落的时候,猫似乎心有灵犀,过来安慰。但它们真的拥有这种能力吗?

研究者做了一个实验,安排主人假装对另一个人感到高兴或生气,通过对12只猫的反应进行分析,最后结论是:猫拥有中度的理解主人情绪的能力。

猫可能无法直接读解情绪,但它们能理解主人的声音和动作上的变化。不过,不是每只猫都会这么干。

狗能识别出我们生病?

这个老人叫马丁·凯利,他的宠物犬蒙蒂经常舔他的脖子。没过多久,他注意到蒙蒂舔舐的地方有轻微的肿起——医院检查发现,那是喉癌早期。蒙蒂救了他一命。

利用动物来侦测疾病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已经有研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狗能够嗅出前列腺癌。它们还可以够嗅出糖尿病、低血糖以及癫痫发作的前兆。

关于动物对人类的帮助,故事还可以讲出很多很多,但有个故事一直印象很深:

日本的9月初通常是青少年自杀数量的高峰期,因为开学要面对的社交和学业压力。后来,东京的上野动物园发了上面这张图,并配了一段文字:

“致那些不想返校上学的人:听说美洲貘逃避捕食者时,会一下子跳入水中。逃避,不需要任何人的许可,想逃,就逃吧。若无处可逃,请到动物园来玩~。这里的动物们不受人类社会的规则束缚,静静地等待你的光临!”

生活总会有很多压力和困难,我们不是每次都能战胜它,也会有脆弱和想要躲避的时候。感谢一些可爱的动物,有时愿意当我们的伙伴,和避难所。

我们也知道,微笑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它们会刺激起快乐、渴望、积极等多种情感。慢慢地,你就积累了很多能量。

前几年的新闻:因为担心“独立日”的烟花会吓到小狗,在亚利桑那州凤凰城,一些居民来到动物收容所陪伴它们。唱歌,念书,喂食,总之让狗们分心,不必太在意烟花的响声。

生活里需要多一些默默的会心一笑。这也是这篇推送想要做的,如果有些故事让你感到了愉快,请把它分享出去,让宽慰的笑传染起来。

聊聊你和动物比较难忘的故事

1
查看完整版本: 生活里需要多一些默默的会心一笑L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