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姐妹都认为碳水是发胖的根源,对其敬而远之,这不仅会导致减脂效果适得其反,更是对健康不利。
每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应占总能量的50%—65%。通常还要根据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来调整,即强度越大、时间越久,所需要的碳水也就越多。
在合适的时间补充适量的碳水,能使其在人体内的存储达到最优化,向大脑输送糖的同时还能提高运动表现。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概念——GI值。
经常在各种科普文里看到“中GI”“高GI”,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GI值也叫做血糖升高指数。它是评判一个食物含糖量高低的标准,也被用来衡量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对血糖浓度的影响。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血糖上升快,导致胰岛素大量分泌,使得脂肪大量堆积,让人易饿易暴食。低GI的食物就正好与之相反,消化吸收慢,血糖上升缓慢,胰岛素分泌正常稳定,也就不会囤积过多的脂肪,不会想暴饮暴食。
因此,善用GI指数,即可合理安排膳食。
升糖指数计算方式:食物碳水化合物含量×升糖指数/GI值<55,属于低升糖指数;GI值在55-70,属于中等升糖指数;GI值>70,属于高升糖指数。
怎样才能让减脂更有效果呢?运动结合科学的碳水摄入方法。
这就需要将碳水的种类、摄入量和摄入时间考虑到位。
01
全天尽量选取中GI碳水
(练中练后除外)
比较推荐糙米、燕麦等粗粮。这样可以平稳地拉升血糖,并维持一个稳态。
0
练中“有必要的”
摄入易吸收的高GI碳水
在训练前3小时左右应补充充足的中GI碳水(如燕麦、紫薯等),保证训练中血糖稳定。不宜在训练前半小时内摄入高GI碳水,容易引发低血糖症。
03
练后“有比例的”
摄入高GI碳水+中GI碳水
在训练后我们除了要快速补充蛋白质,还要注重糖的补充。
在补充中GI碳水的同时加入一些高GI碳,有助加速后续碳水(糖)和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帮助机体更快恢复。
两者需按比例合理搭配,推荐的比例是高GI碳水:中GI碳水=1:3。对于普通健身爱好者来说,推荐可选搭配为:大米+糙米;土豆泥+全麦面包;白面包+燕麦。
04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
低GI碳水类型
在每一餐多吃低GI绿色蔬菜,摄入大量膳食纤维,增加食物种类与形态的复杂多样性。不仅可以降低心脏疾病风险,减少便秘机率,更能帮助身体维持平稳血糖。
以上这些知识点你都记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