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糖尿病人为什么在下一餐前低血糖胰岛素分泌
TUhjnbcbe - 2024/12/29 9:55:00

血糖降不下来,糖尿病人很着急,频频发生低血糖,也是让人担忧的事,因为低血糖的危害比单纯的高血糖还要大,可以说一次低血糖的发生可以抵消次对高血糖的控制,因此谨防低血糖的发生对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低血糖的发生多见于糖尿病患者生活不规律,不能按时进餐,不能给机体及时补充血糖的情况。但有些患者发现,有时候每一餐都按时吃,但测餐后2小时血糖很高,总也降不下来,到下一餐前却会出现心慌、气短、出冷汗等症状,一测血糖发现偏低,有时还会发生低血糖,这是怎么回事?这是糖尿病的一种表现形式,称为胰岛素分泌延迟,就是机体对血糖升降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能与血糖升高同步而导致的一种结果。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会逐渐升高,机体胰岛细胞对血糖升高非常敏感,会大量分泌胰岛素来调控血糖,且血糖越高分泌的胰岛素也越多。但糖尿病人的胰岛细胞受到了损伤,对血糖升降的敏感性下降,反应变慢而推迟。

表现为血糖升高时,胰岛细胞想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但却力不从心,致使血糖居高不下;而当血糖开始下降了,胰岛细胞的反应才得到体现,分泌的胰岛素才达到高峰,使血糖迅速下降。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规律是:进餐后30-60分钟血糖达到最高峰,餐后3-4小时接近空腹血糖水平。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胰岛细胞不能在餐后30-60分钟达到分泌高峰,而这个高峰出现在餐后3-4小时,就会导致餐前血糖大幅下降,甚至有有低血糖的发生。

那么,导致胰岛素分泌延迟的原因是什么呢?又该如何应对呢?一是高血糖长期没有得到良好控制,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受到较为严重的抑制,处理方法是积极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可以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在尽快将血糖降下来的同时,使自身胰岛细胞得以休整,尽可能地恢复分泌能力。二是胰岛细胞受损较重,细胞凋死较多数目减少,对高血糖敏感性下降,处理方法是一日多餐,即每餐留出三分之一在两餐之间吃,即可避免餐后2小时血糖过高,又可预防下一餐前低血糖的发生。

总之在糖尿病患者对血糖的控制中,要根据血糖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不是简单地吃点降糖药、加上饮食和运动就可以,特别强调个性化的治疗。如果你在降血糖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惑,不妨留言写出来,天天听健康尽可能地会为您提供帮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尿病人为什么在下一餐前低血糖胰岛素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