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已受到破坏或完全丧失,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只能通过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来调节血糖,维持机体正常运转,保护靶器官,防止引发并发症。但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易出现低血糖,这到底是为什么。
为什么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易出现低血糖?
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极高,这主要跟擅自增加胰岛素用药剂量、运动量突然增加、进食量减少或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吃饭所引起的。轻者只是出现头痛头晕、心慌心悸和手不由自主的抖动、全身无力和大汗淋漓;重者可出现意识模糊、精神异常以及昏迷,严重时可死亡。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把握好用药剂量,不能擅自更改用药量,勤监测血糖,保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均衡安排饮食,不能突然增加或减少运动量。
注射胰岛素还会引发哪些副作用?
1、皮肤受到感染
注射胰岛素时没有注意皮肤清洁、没有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重复用一次性针头等会使得注射部位有红点或红肿,甚至会导致严重的皮肤感染。所以注射胰岛素前必须认认真真洗手,勤对注射部位消毒,注射使用无菌操作,针头只能用一次。
2、注射疼痛
一般第1次打胰岛素时会因为心理因素而疼痛,不过疼痛能忍受。进针时速度比较慢和精神高度紧绷、经常对一个部位注射会引起注射疼痛;还有重复使用一个针头,会使得针头弯曲或变钝,注射胰岛素时易感觉到疼痛。
3、体重增加
没有注射胰岛素前,因为高血糖原因而不能正常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为能维持血糖平衡,人们食欲增加,减少尿糖流失,使得没有被消耗的糖分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堆积,进而引起体重增加。注射胰岛素时应合理控制饮食,保持适度运动来减少体重。
4、皮下脂肪增生
经常对同一个部位注射会使得皮下组织增厚,不仅导致注射时疼痛,而且也会影响胰岛素吸收。所以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可选择腹部、上臂或大腿外侧等。
5、看东西模糊
第1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易出现屈光不正和看东西模糊,因为血糖急剧下降,使得眼睛玻璃体和晶状体渗透压发生改变,促进晶状体水分外溢,从而降低屈光率,使得人们看东西模糊。这种情况下不需特殊处理,一般2~4个星期就能缓解。
6、皮肤出血
注射胰岛素时针头不小心触碰到毛细血管或血管,会使得局部出血或淤青。所以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动作轻柔和谨慎,选择较细的针;皮肤出血时应立即按压5~10秒钟,期间不能碰水,以免引起感染。
温馨提示
注射胰岛素时不仅仅引发以上几个副作用,而且也会引发胰岛素性水肿以及神经痛,不过只要把握好注射胰岛素的剂量,严格无菌操作,调整好心态就能避免。另外,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在控制血糖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保证血糖稳定达标。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