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之后,很多患者都会觉得,真的是太烦神了,啥都不敢吃,不管是饭菜还是水果,都要先查一下含糖量,就害怕自己一不小心吃错了,让血糖开始升高,吃个东西也是胆战心惊,糖尿病患者在饭后,血糖都会出现升高的现象,有些患者就会想,既然自己吃过饭血糖就会高,那我不吃行不行?早饭不吃胃不好,午饭不吃没力气,很多人就会选择不吃晚饭。
患者的身体会出现疾病,基本上都是因为自己体内胰岛素出现了问题,除了部分患者是受到了遗传的影响,大部分人还是因为饮食不恰当或者过于肥胖导致的,所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自己的饮食一定要合理地进行控制,这样血糖才能维持在正常的水平,不吃饭这也属于一种控制饮食的方法,但是这个做法是否正确呢?
01糖尿病患者,不吃晚饭会怎么样?
1.特别饥饿,血糖升高
不吃晚饭会怎么样?不同的患者,他表现出现的症状可能还不一样,就比如有的患者,如果选择不吃晚饭的话,就会感觉到自己的肚子特别的饿,当人体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身体里面就会自动分泌升糖激素,这些激素就会导致患者的血糖升高,自己原本不吃晚饭,就是为了不让血糖升高的,结果现在不但要饿肚子,血糖也升高了真的是得不偿失。
2.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还有部分患者,就会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大波动?因为当患者不吃晚饭的时候,身体的血液里面,就会出现葡萄糖含量不足的情况,这时人体为了维持血糖的水平,就会让糖原的分解能力增强,尤其是晚上大家都需要睡觉,患者这时候出现低血糖,就是非常危险的情况,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不透气的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严重,还会出现昏迷的现象。
3.营养不良,增加患病风险
也有的患者在短时间内,没有出现什么症状,但是时间长了之后,很容易就会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因为患者摄入的食物变少了,而且大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虽然有很多器官都进入了休眠的状态,能量消耗的要比白天少,但是还是需要一定的能量来维持重要器官的机能,也有专家表明,如果夜间需要的能量得不到补充的话,还会增加患者出现心梗的风险。
02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吃晚饭?
既然不能不吃,那大家就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去吃晚饭,第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千万不能吃的太饱,而且大家晚上运动量也比较小,一般情况下,吃个七分饱就足够了,对血糖的控制比较有利,大家还可以把晚饭的时间提前一点,不要吃得太晚,可以吃得慢一点,多吃点蔬菜,做好荤素搭配。
03为何有些人晨起血糖还升高了?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个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就是患者在睡觉之前,测量的血糖数值,都是比较低的,等到早上起床的时候,血糖反而出现了升高的现象,自己中间明明什么东西都没吃,为什么还会出现血糖升高的现象?除了没睡好、情绪压力大或者饮食不正常会导致这种情况,还跟患者服用药物、身体激素分泌有一定的关系。
跟药物有关的话,就有好几种情况,例如患者在早上吃药的时候,吃的药分量不足,这种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晨起空腹血糖升高的现象,所以一般情况下,患者在吃早饭前,就需要服用降糖药物,这样就可以把血糖稳定在正常的数值以内,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在早上服用了降糖药物之后,身体实施了自我保护的措施,产生大量的升糖激素,让血糖出现反跳。
其实患者在晚上睡觉之前测量数值比较低,也是跟服用药物有关,因为很多患者都是习惯在吃过晚饭之后去服用药物,在睡觉之前去测量的话,血糖就会在药物作用下,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除了跟患者服用药物有关系,大家在夜间睡觉的时候,身体会分泌一些激素,这也是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一般情况下,在夜间身体会分泌出一定的生长激素,还会增加皮质醇的生成量,这些激素就是有升高血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