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是清晨锻炼好还是下午锻炼好?你真的知道?今天相关专家带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其实与饮食治疗是一样的,都是糖尿病治疗的一个基础。所有的药物治疗我们都建议在饮食、运动治疗的基础上面进行。
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胰岛素的抵抗,减轻自身的体重,控制自身的血糖,改善自身血脂的水平,增强自身的心血管功能。
所以运动在糖尿病治疗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时间锻炼比较的好?清晨还是下午哪?餐前还是餐后哪?
应用胰岛素、胰岛素促泌剂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者,还是建议可以在餐后进行运动,这部分的患者由于自身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增加,或许就会出现低血糖的这一可能。
即使是在餐后进行运动,也建议随身携带含糖类的食品,在出现低血糖或者是出现心慌、出汗等症状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进行含服,可以防止严重的低血糖,有利于保持自身血糖的稳定。
应用除胰岛素、促泌剂以外的药物,比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西格列汀等药物和肠促胰素类似物等,这些药物单独应用或者是联合应用都不会出现低血糖,相对来说都是相对比较安全的。而且对于有早起习惯的人来说,餐前运动也是可以的。
那么运动之中分别需要注意哪几点哪?
1、不可以空腹进行运动:
在空腹的状态下运动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现象,从而引起头晕,浑身的无力,出很多的虚汗等,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还是非常危险的。
还有可能因为这种情况从而晕眩下去,因此,为了我们自己的身体考虑,还是建议在吃完饭之后的半小时进行运动。
或者是可以在运动前先吃一点饼干、面包之类的零食。运动的时候随身携带少量的饼干和糖果,以防运动之中出现头晕、乏力等相关低血糖的症状。
2、运动前监测自身的血糖:
自身血糖的过低,如果运动或许会导致自身的低血糖,可如果是血糖大于13.9mmol/L,进行运动也不是特别的安全。
因为运动的时候血糖过高会促使自身体内产生一种叫酮酸的物质,可以引起酸中毒,加上运动使自身的心率有所加快、血压升高,比较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大脑供氧不足,甚至还会导致晕厥、摔伤。
所以,运动之前可以监测自身的血糖还是非常必要的,根据数据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运动量。
3、运动需要适度:
糖尿病患者主要是以中低强度的节律性运动为好,比如:快走、慢跑、打打羽毛球、跳跳广场舞等。如果剧烈运动非常容易使自身的血糖出现波动,加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心脑肾血管受损,非常容易出现脑出血、心肌梗死等意外。
运动过程之中需要及时的补水,运动之后应该做5~10分钟恢复活动以平复自身的心率。不要立即的洗凉水澡,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可以洗一个温水澡。及时地擦汗,避免着凉,不要立即进空调房。
4、并不是越晚运动越好:
我们需要记住,暮练效果好并不代表越晚锻炼越好。因为晚上10点之后,我们人体的生命体征逐渐的趋于一种平静的状态,为安眠来做准备。
如果这个时候进行运动,尤其是剧烈的运动,或许会使我们的机体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而影响自身的睡眠以及血糖、血压的平稳,所以还是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在晚上10点之后运动。
运动的时间和运动量需要保持相对的固定,也就是说每天固定的时间段来进行,进行大体相同的活动量。无论是清晨或者还是下午,只要可以保持规律运动都可以起到维护自身健康的这一目的。
建议老人可以在早餐后锻炼相对比较的好,这部分人群不再工作,时间也相对的宽松,早晨的空气比较好,对自身的心肺功能有一定的益处。
但是很多的朋友都是上班族,早晨时间也非常的紧张,早餐后就需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抽出一个时间段锻炼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可以在工作之余做做办公室健身操活动一下,这部分的朋友建议晚餐之后进行锻炼,在餐后1小时进行,和家人、孩子一起,还可以更好的交流沟通,从而起到共同健身的这一目的。
当然运动需要的是循序渐进,中来年糖尿病患者最好是可以选择有节奏,持续时间比较长的有氧运动,这样可以带动我们全身的新陈代谢,帮助消耗葡萄糖,促进自身的心肺功能,比如:慢跑、骑自行车、跳舞、太极拳、散步等。
运动的强度也可以用心率来进行判断,运动的时候应该保持的脉搏要小于减年龄,如一个50岁的糖尿病朋友,运动的时候脉搏需要保持在次/分左右比较的合适。
其实不管是早上锻炼或者还是晚上进行锻炼,只要坚持每天定时适量有规律地锻炼,这样和药物配合起来,对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好处的。祝愿所有糖尿病友都可以控好血糖,健康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