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武新胜
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近几年,网上兴起了一个词:抗糖。有些明星甚至还发明了抗糖饮食法:她们认为,糖是皮肤的“头号杀手”,为了阻止糖分摄入,连主食和水果也不吃,以此来达到抗糖的目的。
某女明星的抗糖微博
来源丨新浪微博
但这种方法真的靠谱吗?我们来说一下这其中的道理。
可怕的糖化反应
抗糖也叫抗糖化,顾名思义就是对抗体内的糖化反应。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糖化反应都不好,糖化反应分为酶促糖化反应和非酶促糖化反应。
酶促糖化反应是指糖分与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生成糖蛋白,这种糖蛋白不仅是人体的必需品,还是人体的“免疫卫士”!所以,这是好的糖化反应。
而非酶促糖化反应,顾名思义就是糖分与蛋白质的结合没有经过酶的作用,生成的就是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简称AGEs。我们一直强调的抗糖,其实抗的就是这种糖化反应。
来源丨搜狐
非酶促糖化反应是一种坏的糖化反应,AGEs会使皮肤衰老。这是因为随着人体摄糖量不断累积,体内堆积的过多的糖分会和蛋白质结合、氧化,这里的蛋白质就包括主打肌肤年轻紧致的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
试想一下,如果这两种蛋白被糖化了,那皮肤肯定衰老了。我们看到的肤色发黄暗淡、长痘、毛孔粗大以及肌肤失去弹性等等这些皮肤问题很大可能就是因为糖化。
来源丨搜狐
无懈可击的抗糖饮食法
糖化反应的确会加速皮肤衰老,从这个角度看,抗糖好像也颇有道理。那么,看似无懈可击的抗糖饮食法真的有用吗?
首先,皮肤老化的“元凶”并不只有糖化反应,熬夜、不防晒等都会导致皮肤衰老,所以一味地抗糖,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理想。
其次,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抗糖并不等于戒糖!
来源丨搜狐
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说:不吃糖就不“糖化”了吗?许多人确实这么认为。
现在流行的抗糖饮食法以糖分零摄入为主,连主食和水果也不吃。先不说这能不能达到效果,单单是不吃主食和水果这一做法就十分危险。
人靠什么活着?都是靠能量来支撑,毕竟人体70%能量来源于糖类分解供能。如果完全阻止糖分的摄入,很容易导致能量过低、血糖过低,就会产生一系列低血糖症状,那时便得不偿失。
而主食中的淀粉虽然有糖分,但它是健康的、人体必需的糖分。我们平时说的控制糖的摄入,其实是控制游离糖的摄入,这也是世卫组织的建议。
所谓游离糖包括食品中的添加糖,例如白糖、红糖、冰糖、蔗糖、黑糖、葡萄糖、果糖;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麦芽糖浆、淀粉糖浆、葡萄糖浆等甜味剂…还有我们认为的很健康的果汁、蜂蜜等。
来源丨搜狐
但是,并不是说一点游离糖也不能摄入,根据世卫组织的建议,成人和儿童游离糖摄入量应控制在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这个范围内的糖分刚好能维持我们日常生活。
与其阻止主食的摄入还不如少吃零食,控制摄入加工过食品中的糖才是真正的抗糖饮食法。所以爱美人士千万不要误解了抗糖饮食法的真正含义。
完美的抗糖产品
除了饮食法,还有抗糖产品也广为流传。相比起抗糖饮食法,抗糖产品就方便多了。想吃什么吃什么,吃完嗑一颗。这便成了不会胖的爱美人士的习惯。
某抗糖口服液
来源丨某宝
市面上流行的抗糖产品,名义上是以防止蛋白质糖化,或者防止终端产物的产生。产品成分表上主要是肌肽、玻色因、硫辛酸、葡萄籽提取物、黄酮类、多酚类、阿魏酸等。
但据央视新闻报道,市面上绝大部分抗糖产品未经专业验证,里面所含成分及其作用、危害都有待考究。许多商家为了赚取利润,抗糖产品的加工、原料是好是坏,我们都无从得知。
来源丨央视新闻截图
所以,如果想要真正意义上的抗糖,就需要远离那些AGEs含量高的食物,例如改变烹调习惯,蒸煮代替煎炸、烧烤;少吃油腻食物,尤其是烧烤、动物内脏等,远离奶茶、蛋糕、果汁等甜食。
除此之外,要想抗衰老,不能只依靠抗糖,均衡饮食、注意防晒、多加锻炼、调整作息,多管齐下才能留住美丽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