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认知里,肯定都有许许多多的养生知识。
但你可知道,有一些“看似健康”的生活方式,真的不怎么健康。
不仅是上了年纪的父母,就连网上冲浪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也不免进入养生误区”。
咱们认识养生误区,并不是为了分个“谁对谁错”——那多没意思。
最重要的是,你会发现,离开了这些误区,不仅更健康,还更省钱呢!!!
你以为的“养生”,其实是在养病
抗糖,就抗出美丽抗出青春?
别抗出病才是真的……
如果是女性朋友可能会更清楚一些,“抗糖”这大风,一直刮着就没停过。
图源:微博上网看一看,满眼都是美妆博主、自媒体等宣传“抗糖”的好处:
缓解衰老、减肥、痘痘没了、精神状态好了、松弛的皮肤又紧致了……
而具体如何进行所谓的“抗糖”呢?便是戒掉甜食、不吃碳水化合物、吃抗糖丸、喝抗糖口服液、贴抗糖面膜……
操心小九看得那叫一个急啊。
不过多摄入糖,是对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戒糖”!糖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支撑人活下去的”动力来源“。
一个女生为了减肥“抗糖”,不吃甜食、不吃主食,只吃低GI(血糖生成指数)值的绿叶菜和鸡肉……等待她的,不是更瘦更美,更是面色苍白、心慌、嗜睡、易怒等低血糖症状。
更有人,花掉大比例的工资,吃掉粒抗糖丸,喝掉支抗糖口服液,用掉不计其数的抗糖精华和面膜——为了变美、抵抗衰老可以说是是非常努力了!
最后却得了子宫肌瘤、乳腺增生……
事实是,“糖化”确实会令人衰老,但它是身体不可抵抗的自然过程。而大量、长期摄入糖,“糖化”的作用才会明显——咱们平时也不会真的有谁会这样做。
一股脑地戒糖、依赖抗糖产品,让我们的钱包变瘪不说,还惹出一身病。
这样的年轻人,和被那些为了健康花大钱买保健品的老人,又有什么区别呢?
少糖是好,但凡事过了度,就会变味。不吃糖、戒掉所有碳水化合物,就是“过度”。对“糖化”恐惧的大肆渲染,也是过度。
每天几杯蜂蜜水,排出宿便身体好?
上面说完抗糖,就想来说说蜂蜜。
蜂蜜,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吧?在我们的印象里,蜂蜜水也是健康代言人之一。不少文章也说,睡前醒后喝,润肠通便,时不时喝喝,提高免疫力……
蜂蜜当然是有营养的,比如黄酮、酚酸和一些微量矿物质。但它们在蜂蜜中的占比很低,加上平时的摄入有限。所以那些营养对我们的作用,微乎其微。
除了这些占比很低的营养物质,另一件事更值得我们注意。
同样分量蜂蜜的含糖量,是高于一般食品中的“精制糖”的。意思就是,蜂蜜和精制糖的营养其实差不了多少,但含糖量倒是比人家高。
而摄入太多糖对人体健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与此同时,蜂蜜还真的不通便……有人“有效果”,并不是因为蜂蜜润肠,而是这些人果糖不耐受。
平时吃吃蜂蜜享受甜蜜可以,但是为了养生去买高价蜜,坚持每天都吃,就没啥必要了……
每天8杯水?
伤肾!
一环扣一环,说完蜂蜜水正好再说说水。
每天八杯水,已经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
但其实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对水的需求量都是不同的。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一项研究,就与一天八杯水的观点相违背。专家表示,我们不应该盲目遵从“一天喝足8杯水”的观点,或者按照自己精心制作的“时刻安排表”饮水,而是应该根据我们的身体需求做出相应的行动。
图源:锐景饮水过多可能会导致我们水中毒以及出现低钠血症,血液中的钠含量过低会造成嗜睡、恶心甚至抽搐、昏迷。刻意大量喝水,会增加肾脏和膀胱压力,最严重导致水中毒,反不利身体健康。
根据自己需求,适度饮水就行。
白粥、牛奶养胃?
可能会造成胃酸过多……
·白粥、汤泡饭:会加重胃的负担
喝粥基本上不需要经过咀嚼,也因此不会分泌唾液淀粉酶进行初步的消化。此外,喝粥量容易过大,引起胃胀,刺激胃酸的分泌,但吸收的营养物质不多,反而造成胃酸过多。
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牙口不好常常以粥代饭,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和消化功能减退等恶性循环。
推荐吃法:胃不适时,可以喝粥,但要适量,年轻人来说,不建议喝太稀的粥。
·牛奶:胃酸多的人越喝越糟
胃痛、胃不舒服的时候,喝一杯温温的牛奶确实能起到效果,但是有研究显示,喝牛奶会刺激胃酸的分泌,对于有胃炎伴有糜烂、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并不适合。
推荐吃法:正在进行抗酸治疗的患者,不要喝牛奶。
一个劲补钙?
反而骨质疏松
在我们的身边,男女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