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多半是吃出来的,每个糖友在饮食上就会显得小心翼翼,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这样的做法并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对血糖稳定也没有多大的好处。若是在吃饭时间上进行调整,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现在比较流行的吃法,是两餐制,也就是只吃早餐、午餐,下午三点以后不再吃饭。国外研究表明,坚持这样吃有助于血糖的稳定。但这和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并不符合,糖友也难以坚持。两餐的出发点其实是好的,通过阶段性的饥饿来达到稳定血糖的效果。
按照这个思路,其实可以简单的调整好三餐的时间,早餐和午餐照样吃,但是晚餐最好是在六点之前吃,让自己保持十二小时以上的空腹状态,次日早餐再照常吃。这样的饮食其实就和我们偶尔去做体检时的饮食习惯相符合,是比较容易坚持的,也和古人讲究的顺应自然的养生法则相呼应,在减肥的同时,身体内的血糖也可以变得稳定。
晚餐时间控制时,还需讲究“2”字诀!
每天喝水要达到毫升以上,由于喝得多,尿得多,有些人干脆就少喝水,对于稳定血糖是没有益处的。每天按时按点喝水,分时间饮用,能够维持整天的代谢需求,血液中存在的糖分以及脂肪等能够被代谢,血糖便可以得到管控。但在喝水时,速度不能快,要慢点喝,也不能等到饥渴时再喝。
碳水化合物不能不吃,总得摄入量应该在克左右。人体每天的代谢以及能量消耗等,基本是要靠碳水化合物来维持的。每天要学会分配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晚餐要少,午餐要多点。为了更好地控制碳水化合物,可以在每餐的最后再吃米饭等主食。
水果摄入总量不能过高,在克左右也正好。大部分水果中是含有果糖的,果糖摄入过多,也会增加血液中的糖分含量,影响到其他物质的代谢,对糖友并不友好。在保证克水果的基础上,选择上也要有所讲究,要少吃葡萄、菠萝以及芒果等水果,可以多选择猕猴桃吃。猕猴桃含糖量较低,其中存在的肌醇等物质,对调控血糖也有帮助。
食用油的总摄入量不能应该在20克左右,最好超过30克。不同的食用油脂肪含量虽然不同,但一样是存在脂肪的,不宜过量摄入。与此同时,还要学会搭配,避免单一食用一种油的情况,以免使得营养摄入失衡。
每天运动时间应该维持在20分钟以上,糖友可以做些慢运动,对控糖是有帮助。但是在时间上不能太短,低于20分钟的运动,甚至不能出汗,降糖效果也是不明显的。每天保持2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骑车、慢跑、游泳等等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总之,对糖友来说,依然是躲不开六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每个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效果却是不同的,差别可能就在没有做到量化上面。如果能选择好吃晚餐的时间,并且在饮食中记住2字诀,是比较有益于血糖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