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得知自己得了糖尿病后,都会觉得非常沮丧,觉得自此之后自己的生活质量就会大打折扣。尤其在吃吃喝喝方面,毫无乐趣可言,比如以前常喝点小酒的糖友就很担心之后是否还能有机会喝酒了,其实所有的事情都不是一刀切的。今天我们就来叭一叭糖友到底能否喝点小酒。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所以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酒对糖尿病患者有哪些危害?
喝酒容易引起低血糖,高渗性昏迷,造成营养不良,过量饮酒引起血脂紊乱,加重肝肾负担。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低血糖。
在正常情况下,酒精即乙醇在体内经肝脏代谢之后变为乙醛,再继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乙醇吸收到人体血液之中,会刺激胰腺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人体血糖的浓度就会随之降低。同时,乙醇迅速进入肝脏,从而抑制肝糖原的分解,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低血糖现象的出现。一旦发生低血糖即可造成脑功能障碍,导致嗜睡,甚至昏迷。
酒后低血糖症状与人的醉态非常相似,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醉酒反应,从而导致严重持久的低血糖,延误抢救,严重者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如果低血糖昏迷超过6小时,会导致脑水肿、中枢神经损害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那糖友还能喝酒吗?
答案是,在遵循以下几个大前提下,少量饮酒是可以的。
1.喝酒要适量
只有在血糖控制较好,医生准许时才能饮酒,但最好一周内不超过如下的酒量:啤酒毫升,葡萄酒毫升,白酒90毫升。
2.不要空腹喝酒
空腹喝酒会造成血糖不稳定,对于糖友是大忌。喝酒前可以先吃一些主食,防止酒精伤肝。喝酒的时候,有些人喜欢掺一些雪碧、红牛之类的饮料,这样可能会造成血糖波动,不利于病情。
喝酒后要注意监测血糖,如果血糖低,要吃些东西避免低血糖。
3.挑对时机喝
喝酒可以选择下午喝,这时候胃中分解酒精的酶类浓度高,容易分解酒精,保护心血管。如果是生病、吃药、空腹、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尽量避免喝酒。
对于同时合并有痛风、高血压、脂肪肝、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就尽量少喝酒,或者不喝酒。
总之,为了健康着想,还是要尽量少喝酒,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