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人在冻死之前为何会出现反常的脱衣现象冻死
TUhjnbcbe - 2024/8/28 16:36:00

01为什么会出现反常脱衣现象?

从常识角度来说,当一个人位于寒冷环境中,会自觉地去裹衣服,如果脱掉衣服反而会死得更快,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其实类似反常脱衣的现象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只是很少注意,比如说当我们的手泡在冰水里,拿出来后会发现双手变得通红,稍微过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双手发麻。

当我们的身体部分被冻伤时,会造成毛细血管大量充血,从而导致皮肤的感温系统受到影响,这种时候大脑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下意识地认为被冻伤的皮肤很热。

这是人的身体局部冻伤时所做出的反应,跟反常脱衣现象的原理有些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

首先反常脱衣现象是人的全身体温整体下降才可能会出现,一个人在寒冷的天气中体温会下降,大脑为了保障人体体温的稳定,就会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升温。

这种时候如果环境气温低,又缺乏有效的保温手段时,依靠人体本能的反应所产生的热量极少,无法保证体温的温度。

大脑为了确保身体健康,就会促使身体加快内啡肽、多巴胺和肾上腺之类激素的产生,短时间内提高身体机能。

内啡肽的作用是镇痛,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作用则是保持兴奋,除了这三种激素外,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增多,胰岛素在短时间内快速分解体内的血糖,获得能量补充体温,所以很多时候在寒冷天气中我们会感觉到饥饿。

这也是身体为了升温的所有手段,当温度还在下降时,为了确保身体的存活大脑会下达指令,放弃部分地方的供暖,只保障重要部位的温度,比如说大脑。

如果温度还在下降,大脑也不能幸免,之前对身体下达指令会全部失效,原本收缩的血管会突然扩张,血管的突然扩张会给身体带来错误的认知,比如说大量的血液流向扩张的血管中,突如其来血液会造成短时间的温度升高。

这种时候大脑会下达最后的错误指令,让人失去理智,产生身体很热的错觉,当身体感到炎热时,就会本能地脱去衣服降温。

脱去衣服之后,大脑会再次做出错误判断,让人产生开心和幸福的感觉,就像童话故事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小女孩在临死前看到了早已去世的奶奶,被冻死之后,小女孩的脸上也带着微笑。

这并不是童话的杜撰,而是一个人被冻死之前的真实写照。

02冻死之前有什么征兆?什么是失温症?

失温症又被叫做低温症,是指人体温度在35℃下才会出现的一种病症,当失温症的出现,也就证明这个人面临冻死。

根据上面说的我们可以知道,人体温度下降到35℃以下时,身体各部位就会通过各种办法来提升温度,而出现失温症后,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会变得极差,无法保证温度的平衡。

尤其是老年人跟婴儿,最容易出现失温症,本来老年人和婴儿对周围环境温度变化的感知就相对较差,一旦体温下降到35℃以下,老人和婴儿的身体调节能力变弱后,死亡率就会增加。

尤其是老人,不少老年人都会在冬天去世,这跟失温症有密切的联系。

出现失温症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长时间待在低温的环境中,在无法产热和温度下降的环境中也可能出现,第二个原因跟部分疾病有关,比如低血糖、厌食症和年老等因素,也会导致失温症的出现。

03有什么防止冻死的措施吗?

为了防止我们在遇到突发状况被冻死该做些什么呢?对于感知周围环境温度较差的老人和婴儿来说,要保证住在温度适宜的地方,而且要准备好能够抵御寒冷的衣服和床铺。

身边的家人对于老年人和婴儿也要进行必要的关爱,确保他们的健康。

另外如果在寒冷天气到户外时,要提前判断天气情况,根据天气的具体情况准备好合适的衣物,尤其是在寒冷的户外进行运动时,要尽可能地减少体力的消耗。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低体温症状时,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且要到避风避寒的地方。可以选择补充体内的糖分,比如含糖的饮料或者零食之类的,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找到热源,在户外可以跟身边的人相拥取暖。

在冬天尤其是北方,要避免喝酒后独自前往户外,北方被冻死的人有很大一部分是喝醉酒之后失去意识,被活活冻死。

酒精虽然能够短时间地提高身体的热量,但是身体为了排出酒精会加快血液循环,相对来说也会导致身体热量的消耗增快。

虽然人类掌握着强大的科技和武器,但是人类本身是一种非常脆弱的生物,并不像野生动物那样,有足够厚实的皮毛和脂肪,可以在冬天御寒,我们只能依靠房子,火炉,衣服等东西的保护。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千万不能小瞧,要对寒冷保持敬畏之心,确保自己拥有足够的防寒措施。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在冻死之前为何会出现反常的脱衣现象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