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血糖波动大比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还多,你的
TUhjnbcbe - 2024/7/14 16:21:00

警惕血糖波动

血糖高了,致病!

血糖低了,致命!

波动较大,比持续高血糖还要可怕!

相较于西方人,中国糖友的餐后血糖其实更容易升高。有研究表明,在摄取同样糖分的情况下,中国糖友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要显著高于西方人,而且中国糖友的饮食本就以米饭、面食等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碳水化合物分解成糖,直接升高血糖,这就更容易造成了血糖波动过大的问题。

一、什么是血糖波动?

血糖是动态的,不仅受到饮食、运动的影响,睡眠、心情等日常生活都会影响血糖。血糖波动,是在其高峰和低谷之间变化的不稳定状态,不仅包括一天内的血糖波动,也包括长期的血糖波动,比如三个月的糖化值与前三个月的糖化值也是有变化的。

二、什么是血糖波动大?

评价血糖是否波动过大,有两个简单的标准:

标准1: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一天的最大血糖波动幅度不超过4.4mmol/L,即一天中最高的血糖值减去最低的血糖值不能超过4.4mmol/L。

标准2:餐后血糖波动幅度,三餐后2小时血糖与对应餐前血糖差值绝对值的平均值不能超过2.2mmol/L,

比如某患者三餐后血糖值分别是11、12、13mmol/L,相对应餐前血糖值为4、5、6mmol/L,则餐后血糖波动=[(11-4)+(12-5)+(13-6)]/3=7mmol/L,远远高于2.2mmol/L,餐后血糖波动较大。

波动大诱发并发症

目前研究证明,血糖波动大可以导致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体内炎症反应的加重,进而损伤血管内皮的细胞,导致血管损伤,最后导致血管狭窄,相应组织的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一系列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并发症也随着发生。可见,血糖波动大是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三、血糖波动大的原因?

1.胰岛功能衰退:

很多糖友在发病初期,觉得血糖相对好控制,但是随着病程进展,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甚至衰竭,就会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血糖波动越来越大。

2.吃得多运动少:

饮食的“质”和“量”是影响餐后血糖的关键因素,摄入高升糖指数如白米粥以及食物摄入量较多,热量超标,均会快速升高血糖。如果餐后不进行运动,血糖峰值会比餐后运动的峰值更高。

3.药物使用不合理:

降糖药和胰岛素所导致的低血糖也是血糖波动增加的诱因之一,因此糖友一定要遵医嘱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者突然停药。

4.生活规律改变:

生活规律的改变也会引起血糖波动。睡眠不足、睡眠等睡眠问题会影响血糖波动。进而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曲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过多,血糖值也会相应升高。情绪刺激也会引起体内激素变化,包括悲伤、紧张、愤怒等不良情绪都会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还会增加胰升糖素、肾上腺素,引起血糖值升高。

如何减少血糖波动?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血糖波动较大,可以先从上面四个因素着手分析,对症下药。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科学生活,规律饮食,规律运动,睡眠良好。肥胖的2型糖尿病人对胰岛素不敏感,应及时联用胰岛素增敏剂。

2、苏木杰(Somogyi)现象:由于夜间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而出现高血糖者称为苏木杰效应,应在睡觉前适当加餐或适当减少晚餐前的抗糖尿病药物尤其是长效作用的药物,以防止后半夜发生低血糖。

3.黎明现象:由于夜间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使空腹血糖升高,可增加睡前中、长效胰岛素剂量。从而控制后半夜尤其是凌晨高血糖的出现。

1
查看完整版本: 血糖波动大比高血糖引发的并发症还多,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