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人们的饮食生活改善了不少,但是也因此而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率在上升,糖尿病也是其中一种,所以不少人就经常认为,糖尿病是“吃出来”的。
糖尿病真的是吃出来的?
实际上这种想法是非常的片面因为导致糖尿病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说遗传因素,遗传学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病率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二型糖尿病。当然精神因素、病毒感染、化学药物、妊娠都可诱发糖尿病。
总而言之糖尿病与饮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能片面地说糖尿病是吃出来的,当然如果患有糖尿病一定要在饮食方面格外小心。
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糖尿病误区,这里给大家总结一下:
1、身体肥胖的人才得糖尿病?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会觉得说只有身体过度肥胖的人,才会得糖尿病,因为肥胖的人喜欢吃一些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的食物,所以才会出现糖尿病的情况,其实并不一定,像很多身体很瘦弱的人,也会出现糖尿病的问题。
2、糖尿病是可以治愈的?
糖尿病是一种终生的慢性代谢性疾病,目前所有的治疗方法都只能是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的出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而离根治糖尿病还有相当的距离,所以千万不要盲目相信一些所谓“祖传秘方”等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既浪费大量钱财,又延误了治疗时机。
3、坚果不含糖,多吃无妨?
花生、瓜子、核桃等坚果含糖量虽低,但含脂肪高,脂肪也可在体内转化为糖而使血糖升高。克花生米所含热量等于克馒头。
4、糖尿病血糖控制越低越好?
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控制目标是空腹血糖4.4~7,低于4.4就有低血糖风险(低血糖标准:非糖尿病患者血糖值是2.8mmol)。低血糖,患者轻则浑身难受、重则昏迷甚至死亡。
5、糖尿病不能吃水果和甜食了?
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只要合理控制好总热量,这些还是可以适度摄取的。但切记千万不要吃多哦!可作为加餐,放在两次正餐之间食用。可优选升糖指数较低(GI55)的水果,如苹果、梨、樱桃、草莓、哈密瓜、桃等。
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糖尿病?
多锻炼身体,少熬夜
睡眠不足,会引发激素分泌压力过大,身体会储存脂肪来应对,这样一来人的饭量会变大,这也是引发糖尿病因素之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论是胖或是瘦,都应要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
监测血糖
老年人要定期进行血糖监测,即使是健康的人,也要定期测定。一旦有糖尿病的蛛丝马迹,比如皮肤感觉异常、性功能减退、视力不佳、多尿、白内障等,更要及时去测定血糖,以尽早诊断,争取早期治疗。
平衡饮食
平衡膳食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通道。为形成规律、良好的饮食习惯,各位应减少高糖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蔬菜和肉类的搭配应遵循1:1的配比原则,数量上不超过营养师或膳食标准规定的范围。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组内分泌激素,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及其他类型糖尿病之间均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