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朱丽珍通讯员罗乡李强
曹先生家住海宁市区,8月31日早上8点左右,他准备回家休息,谁知开了7、8分钟左右眼看快到家了,突然就进入“梦游”状态,直到遇到了交警。“什么时候上的高速”“从哪里上的高速”“怎么突然停在第一车道”“和现场民警讲了什么”,他完全不清楚。
这到底咋回事?
8月31日08时38分许,高速交警总队嘉兴支队四大队民警陈迪电,辅警潘味、叶沈涛在下班返回大队途中,行经G92杭州湾环(北)线高速往浦东方向公里米处时,发现一辆别克牌轿车停在第一车道,未见危险警报灯、三角警告标志等预警措施,后方不断有车辆减速避让、变道绕行,现场情况十分危险。
辅警潘味第一时间把警车停靠在应急车道内,打开警报器、通知监控中心后方临近情报板信息提醒;民警陈迪电下车,一边指挥车辆避让,一边瞅准车流间隙,急速冲向第一车道,利索放置锥形筒,封闭第一车道,奔到小车旁敲玻璃并让驾驶员摇下车窗,查看情况。
驾驶员看到交警后,一脸“蒙圈”样。在民警再三的催促喊话下,驾驶员才慢吞吞打开了车门,面对警察“为什么停车”“叫什么名字”的询问,驾驶员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回应民警的只是双手拂面。
看到驾驶员扭曲的嘴巴、苍白的面孔、汗透的后背以及一脸的茫然,民警初步估计应该是身体的疾病导致驾驶员做出如此危险的动作,出于安全角度的考虑,民警将驾驶员劝下车,然后架着驾驶员先行离开危险的第一车道,随后指挥辅警潘味将占道车辆开进应急车道,危险警情暂时得到缓解。
在应急车道内,民警继续了解情况,驾驶员继续无意识状态,甚至还出现了站立不稳的情况,民警让其先坐会地上,休息一下,调整一下状态。待车道封闭现场撤除后,民警再次询问驾驶员:“从哪里过来”“到哪里去”“叫什么名字”,驾驶员继续“蒙圈”;在应急车道呆了三五分钟后,驾驶员恢复了点精神,虽然还有点“迷糊”,看到民警一个劲的反问民警“是不是出事故了?”“我是不是撞人了?”“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上高速的”。
看到驾驶员一脸茫然无知、浑似梦游的样子,民警当场决定先开车护送驾驶员下高速,让辅警帮忙将车开下高速。
后经了解,驾驶员曹先生家住海宁市区,从事的是服装加工业务,前天29日刚将上海总部搬到海宁,当天晚上几乎通宵忙了一晚,30日也没有好好休息,31日早上7点多去送单位员工到公司上班,8点左右从公司返回准备回家休息,谁知开了7、8分钟左右眼看快到家了,突然就进入“梦游”状态。
到了高速交警大队部,曹先生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下肚、几颗冰糖进胃,他的状态才恢复过来。
曹先生袒露自己有糖尿病史,再加上连续几天的忙碌,身体状态不大好,应该是出现了低血糖症状,导致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盲开了将近半个小时。
从监控视频看,该车是8:18后进高速公路海宁收费站,8:29过浦东方向公里米(当时开在第二车道)的监控探头,到民警8:38发现(发现时停在第一车道),在高速公路盲开或停了将近20分钟,在高速公路第一车道上停了也将近10分钟,期间还夹杂着无意识变道、低速行驶等问题,回想起来,还是相当惊险和后怕,幸好在危急时刻遇到了巡逻的高速交警,帮助驾驶员脱离了危险,避免了惨剧的发生。
随后,不放心曹先生状况的妻子吴女士来到单位,将其接走。
高速交警提醒:身体有恙,千万别抱有侥幸心理开车,特别是上高速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处于良好精神状态,切勿疲劳驾驶、带病驾驶;有特定疾患的驾驶员,一定要备好日用药和应急食品,以备不时之需。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